來源:網絡資源 2025-03-10 22:00:35
0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原文】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
三秦之地護衛著巍巍長安,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蜀川。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樣悲傷得淚濕衣巾。
【賞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長安的時候寫的。“少府”是唐代對縣尉的通稱。這位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給他這首詩。
這雖然是王勃的一首贈別名作,但它和一般送別詩充滿傷感情調迥然不同,有一種奮發有為的精神。首聯描畫出送別地與友人出發地的形勢和風貌,隱含送別的情意,嚴整對仗;頷聯為寬慰之辭,點明離別的必然性,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頸聯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尾聯點出“送”的主題,而且繼續勸勉、叮嚀朋友,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尤其是詩中的第五六兩句更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
全詩抑揚頓挫,壯闊謹嚴,是五律的典型作品。從平仄,押韻來看,這首詩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對仗上卻和后來標準的五律有異,即首聯對仗,頷聯散行。這表明初唐律詩還沒有定型。
【主題】
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真摯深厚的感情,又體現了不為兒女情長而牽掛的寬闊、豁達胸懷。
【寫法】
(1)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
(2)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
(3)語言清新高遠,內容獨樹碑石。
【常見考題】
一、理解性默寫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達作者送別友人時曠達胸懷和真摯友情的詩句: , 。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來鼓勵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幾千年人們心聲的名句是: , 。
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敘將別之時,氣勢宏偉,已寓不必傷別之意,為下文抒情奠定基調的詩句是: , 。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來鼓勵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幾千年人們心聲的名句是: , 。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勸慰友人不要哀傷,表達出詩人豁達,爽朗的胸懷的詩句: , 。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為離別而傷感的詩句是: , 。
7.表達作者勸慰友人不要為兒女之情所牽掛的詩句是: , 。
【答案】
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3.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4.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5.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6.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7.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二、閱讀理解
1.這是一首送別詩。朋友將遠赴蜀州,離別之際,詩人以兩人共同的境遇“ ”寬解友人,并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勸慰鼓勵友人。全詩既抒發了詩人送別友人的 之情,也表現了詩人 的人生態度。
2.詩中的“宦游”“無為”是什么意思?請選擇一個回答。
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
4.“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名句,這兩句詩好在哪里?請作賞析。
5.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與本詩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的都是對朋友的深厚情誼。請你結合詩句內容,簡要說明兩位詩人各自是如何抒發內心情感的。
6.請從煉字的角度,賞析首聯中的“輔”或“望”字。
7.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8.對《杜少府之任蜀州》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望”字將送別地點與友人“之任”地方“蜀川”聯系起來了。
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表現了依依不舍的傷感之情。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富于哲理,隱含好男兒志在四方的意思。
D.這首詩,通過送別友人,表現了詩人寬闊的胸襟、真摯的情誼和對友人的深情慰勉。
9.下列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送別詩。“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寫出了送行的地點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寫景氣勢宏偉,寓不必傷別之意。
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寫對友人的安慰:彼此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傷之情油然而生。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掃離情別緒,把纏綿的兒女之情一筆撇開,代之以豁達樂觀的感情,表現了他不平凡的胸懷和抱,給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承上作結:既非遠別,又同為宦游,雖別而如此為鄰,別時不應有兒女之態。
10.下列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被稱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聯第一句點出送別的地點,第二句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
C.頷聯寫離情別意,重在點出相同之處,即同為宦游人。
D.尾聯緊承頸聯而來,詩人嫌棄杜少府在臨別時像小兒女一般哭哭啼啼。
11.對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品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別開生面的送別詩。詩人抒寫惜別之情,勸慰友人只要存在著真摯的友情,就不必為離別而悲傷。
B.這首詩充分表達了詩人的豁達情懷,也飽含詩人黯然銷魂的感傷情調。
C.首聯中的“望”字是詩人的想象,意思是從蜀州可在風煙彌漫中望到五津。
D.頸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語言形象而凝練,飽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12.對《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被稱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聯第一句點出送別的地點,第二句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
C.頷聯寫離情別意,重在點出相同之處,即同為宦游人。
D.尾聯緊承頸聯而來,詩人嫌棄杜少府在臨別之時像小兒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淚。
13.對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被稱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點出了送別的地點,第二句則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
C.頷聯是說詩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聯緊承頸聯而來,詩人勸慰杜少府,不要在臨別之時像兒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淚。
14.對《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望”字將送別地點與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聯系起來了。
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表現了依依不舍的傷感之情。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富于哲理,隱含好男兒志在四方的意思。
D.這首詩通過送別友人,表現了詩人寬闊的胸襟、真摯的情誼和對友人的深情慰勉。
15.選出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分析有誤的一項( )
A.首聯語句工整,寫得十分壯闊。在寫景中抒情,暗示了與友人從此天各一方,會面很難。
B.頷聯寫離情別意,直抒了“同是宦游人”的困頓和相互之間的友誼。
C.頸聯道出了惜別之意,既寬慰友人,也安慰自己,寫出彼此情誼之深。
D.尾聯委婉地批評了友人傷心落淚的舉動,間接反映了詩人郁悶,惆悵的情懷。
16.下列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送別詩。“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寫出了送行的地點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寫景氣勢宏偉,寓不必傷別之意。
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寫對友人的安慰:彼此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傷之情油然而生。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全句一掃離情別緒,把纏綿的兒女之情一筆撇開,代之以豁達樂觀的感情,表現了他不平凡的胸懷和抱,給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兩句承上作結:既非遠別,又同為宦游,雖別而如此為鄰,別時則不應有兒女之態。
【答案】
1.①宦游人 ②不舍、依依惜別 ③樂觀豁達
2.(1)宦游:出外做官。無為:無須,不必。
3.四海之內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感覺像鄰居一樣近。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勸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邊,表達了詩人的樂觀精神。
4.好就好在這首詩一反過去送別詩的黯然銷魂的情調,代之以積極、健康的感情,給人以安慰和鼓舞。
5.“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運用夸張的手法,表現友誼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抒發作者樂觀豁達的情感;“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運用寄情于景和擬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對友人的思念,體現了對友人的憂慮、關切、同情和不舍。
6.“輔”示例:形象地寫出了三秦大地護衛著長安的景象,氣象雄偉,使詩歌開篇意境開闊。“望”示例: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聯系起來,表達了對友人的惜別之情。
7.與友人的惜別之情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8.B 9.B 10.D
11.B 12.D 13.D
14.B 15.D 16.B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