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知識點庫 > 初中語文知識點 > 文言文
醉翁亭記歐陽修 一、詞類活用 1、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翼,像鳥張開翅膀一樣,名詞作狀語。 2、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樂,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意動用法。 3、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名,命名,名詞用作動詞。
2023-04-28
陋室銘劉禹錫 一、詞類活用 1、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名,聞名,著名,名詞活用為動詞。 2、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靈,顯出靈異,形容詞活用作動詞。 3、 無絲竹之亂耳。亂,使 受到擾亂,動詞用作使動詞。 二、古
2023-04-28
馬說韓愈 一、通假 1、 才美不外見。 見 通 現 :顯露。 2、 食之不能盡其材。 材 通 才 :才能,本領。 3、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通 飼 ,喂。 4、 其真無馬邪 邪 通 耶 ,表疑問。 5、 祗辱于奴隸人之
2023-04-28
小石潭記柳宗元 一、詞類活用 1、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那樣;蛇,像蛇那樣,名詞作狀語。 2、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詞用作狀語。 3、 如鳴佩環,心樂之。樂,以 為樂,動詞的意動用法
2023-04-28
綜合專題部分 1. 根據下面各句的內容或提示,概括出相應成語。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 于草廬之中 概括出 三顧茅廬 ; 《扁鵲見蔡桓公》這則故事告訴我們蔡桓公的悲劇是由于 諱疾忌醫 造成的;《桃花源記
2023-04-28
初中文言文重要語句翻譯 第一冊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光讀書學習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卻不去讀書學習,就
2023-04-28
第四冊 鴻鵠之志: 比喻遠大的志向。(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陳涉世家》) 披[被]堅執銳: 身披堅硬的護甲,手上拿著銳利的兵器。比喻投身戰斗。(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 《陳涉世家》) 第五冊
2023-04-28
第三冊 明察秋毫: 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比喻目光敏銳,連極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 《閑情記趣》) 揮汗成雨: 大家用手抹汗,灑出去就像下雨一樣。原來形容
2023-04-28
第二冊 世外桃源: 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樂而環境幽美的世界,現在用以比喻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地方。(《桃花源記》) 豁然開朗: 一下子現出開闊明朗的境界。(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桃花源記》) 無人問津
2023-04-28
溫故知新: 溫習舊的知識而得到新的認識和體會。也指重溫歷史可以認識現在。(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十則》) 不恥下問: 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 文 也。 《論語十
2023-04-28
初中文言實詞一詞多義匯釋把①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②把酒臨風 (a動詞:端,持b動詞:端起、端著) 白①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 ②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③往來無白丁 (a動詞:使露出白色b形容詞:
2023-04-28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說(yu ):通 悅 ,愉快。2、誨女知之乎? 是知也。(《論語十則》) 女:通 汝 ,你。知:通 智 ,聰明。3、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還:通 旋 ,
2023-04-28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詞類活用匯總,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023年初中語文文言文詞類活用:動詞的使動和意動用法 2023年初中語文文言文詞類活用:動詞作名詞 2023年初中語文文言文
2023-04-21
文言虛詞 準確理解、掌握常見文言虛詞 之 以 而 于 則 者 也 等的用法和意義,準確辨析在不同文句中的用法和意義,以達到對文句的理解。 可以采用以單個虛詞為線索進行歸納整理,完全理解它的意義和用法。 三、文言
2023-04-10
動詞作名詞: 1.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同上)( 動詞用作名詞 ):名聲 2.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動詞用作名詞 ):善跑的馬。 3.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同上)(動詞用作名詞):景象。 4.乘騎弄旗標槍
2023-04-10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www.phoneweb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