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知識點庫 > 初中語文知識點 > 詞語解釋
61、休戚與共:同歡樂共悲哀。與 患難與共 不同。 62、目無全牛:技藝十分純熟。常誤解為沒有全局觀念。 63、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與 置之不理 不同。 64、無可厚非:不必作過于嚴厲的批評,與 無可
2025-04-26
51、差強人意:大體上使人滿意,多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52、不刊之論:形容文章或言論的精當,無懈可擊。易誤用為貶義。 53、慘無人道:慘,殘酷狠毒,殘暴得滅絕人性。而 慘絕人寰 指世上再沒有比這更慘的,形容
2025-04-26
41、逐步 逐漸: 逐步 指一步一步地,有步驟按階段實行; 逐漸 指漸漸變化,不強調步驟階段。 42、融化 熔化 溶化: 融化 指冰雪等化作水; 熔化 指金屬等固體受熱后變成液體; 溶化 指物質在液體中化開。 43、美輪美
2025-04-26
31、過度 過渡: 過度 指超過適當的限度,而 過渡 指事物由一個階段或一種狀態逐漸發展變化而轉入另一個階段或另一種狀態。 32、考查 考察: 考查 指用一定的標準來檢查衡量(行為、活動)。 考察 指①實地觀察調查;
2025-04-26
21、捉摸 琢磨: 捉摸 指猜測,預料,多用于否定的意思。而 琢磨 指①雕刻和打磨(玉石);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③思索,考慮;例:老張的話我琢磨了很久。 22、妨害 妨礙: 妨害 指有害于。而 妨礙 指阻礙,不能順
2025-04-26
11、巨變 劇變: 巨變 指的是巨大的變化,而 劇變 指劇烈的變化。 12、法制 法治: 法制 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執行和遵守,是一種治理社會的制度和方法。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張依法治國;②根
2025-04-26
1、不齒 不恥: 不齒 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視。 不恥 意思是 不以 為恥 , 不認為 是可恥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 溝通: 勾通 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結,貶義詞。而 溝通 指兩方能夠通連。 3、定金 訂金:
2025-04-26
191.中流砥(dǐ)柱:比喻堅強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就像立在黃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樣。砥柱:砥柱山,在三門峽,屹立在黃河激流中;砥:磨刀石。 192.專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193.壯志未酬(ch u)
2025-03-30
181.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規定適宜的辦法。因:依據。 182.飲水思源:喝水的時候想到水的來源,比喻人在幸福的時候不忘掉幸福的來源。 183.油然而生:自然地產生(某種思想感情)。油然:形容思想感情
2025-03-30
171.一鼓作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172.一勞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辦好,以后就不再費事了。逸:安樂,安閑。 173.依然如故:指人沒有長進,還是從前的老樣子。 174.依
2025-03-30
161.胸有成竹:畫竹子時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經有通盤的考慮。 162.栩栩(xǔ)如生: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栩栩:生動活潑的樣子。 163.軒然大波:比喻大的糾紛或風潮。 164.懸梁刺股
2025-03-30
151.相得益彰:指互相幫助,互相補充,更能顯出好處。益:更加;彰:明顯。 152.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輔:輔助,幫助。 153.相提并論:把不同的或相差懸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來談論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2025-03-30
141.無邊無垠:沒有邊際。垠:界限,邊際。 142.無動于衷:心里一點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衷:內心。 143.無精打采:形容不高興,不振作。采:神采。 144.無緣無故:沒有什么原因,平白無故。 145.息息相關:呼
2025-03-30
131.嘆為觀止:指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 132.甜言蜜語:為了討人喜歡或哄騙人而說的好聽的話。 133.推陳出新:去掉舊事物的糟粕,取其精華,并使它向新的方向發展(多指繼承文化遺產)。推:排除;陳:舊的。 13
2025-03-30
121.首屈一指:彎下手指頭計數,首先彎下大拇指,表示第一。屈:彎曲。 122.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 123.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頭就露出來,比喻真相大白。落:下降;出:顯露。 124.水乳交融:水
2025-03-30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www.phoneweb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