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中考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知識點庫 > 初中歷史知識點 > 中國現代史

中考報考

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科學技術的成就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科學技術的成就,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兩彈一星: (1)兩彈一星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 (2)原子彈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

2020-11-20   

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海峽兩岸的交往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海峽兩岸的交往,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四字構想:即鄧小平提出的 一國兩制 構想。 2.八字方針: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的對臺基本方針。 3. 三不 政策的調

2020-11-20   

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香港和澳門的回歸,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 一國兩制 (1)提出者: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 (2)含義: 一國兩制 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

2020-11-20   

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偉大的歷史轉折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偉大的歷史轉折,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1978年底) (1)背景:1978年,思想理論界展開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通過討論,人們

2020-11-20   

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工業化起步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工業化起步,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第一個五年計劃 (1)一五計劃時間:1953年~1957年 (2)基本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

2020-11-20   

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 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 1、 文化大革命的性質:這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全國各族人

2020-11-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土地和農村生產關系的四次調整

新中國對土地和農村生產關系的四次調整 ①第一次是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制度,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解放農村生產力。②第二次是1953-1956年的農業生產合作社,是把土地等主要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十五大”報告

江澤民在 十五大 報告中指出:20世紀以后,中國人民在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產生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 1.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分別是:第一次巨變是辛亥革命;第二次巨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一、1982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成為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根本大法;2.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我國統一的歷史大潮

1.一國兩制:(1)提出: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后,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 一國兩制 的偉大構想。首先對臺灣問題提出,首先被運用與解決香港問題,開始由構想進入實踐。(2)含義: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欣欣向榮的科技文體事業

一、科技的發展:1.農業科學家袁隆平1973年成功培育出我國第一代秈型雜交水稻。這種水稻畝產量很高,被外國新聞媒體稱為 東方魔稻 。袁隆平被國際農學界譽為 雜交水稻之父 。 2. 八六三計劃 :即《高新技術研究開發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偉大的歷史轉折

一、偉大的歷史轉折--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1.時間、地點:1978年12月,北京 2.內容:①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②做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新中國走向世界舞臺

一、1.重返聯合國:1971年10月,第26屆聯大就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國提出的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并立即驅逐臺灣的提案進行投票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為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復了在聯合國的一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 鑄造共和國鋼鐵長城

1. 兩彈一星 :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1)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我國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2)1966年10月,我國成功進行了導彈核武器試驗,實現了導彈和原子彈的結合。(3)1967年6月,我國又成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

一、 文化大革命 十年內亂(1966-1976年) 1.原因:毛澤東錯誤地分析了國內形勢。2.開始標志:1966年5月16日, 五一六通知 。3.全面發動:毛澤東發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矛頭指向劉少奇、鄧小平。 4.全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艱難曲折的探索歷程

一、中共八大1.時間:1956年9月;地點:北京。2.地位:這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3.取得成果:中共八大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成為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二、 大躍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一、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年) 1.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一化三改造):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2.一五計劃: (1)目的: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新中國的內政與外交

一、新中國第一部憲法--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時間: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性質: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3.憲法內容:堅持人民民主專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為鞏固新中國的斗爭

一、土地改革運動 1.時間:1950-1952年2.開始標志:中央人民政府公布1950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3.結果:1952年底,全國大陸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4.意義:(1)徹底廢除了我國2000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籌建新中國

1.時間:1949年9月地點:北平 2.內容:﹝1﹞制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①新中國的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②新中國的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五年計劃”時間表

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1958-1962年 第三個五年計劃:1966-1970年第四個五年計劃:1971-1975年 第五個五年計劃:1976-1980年第六個五年計劃:1981-1985年 第七個五年計劃:1986-1990年第八個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改革開放后社會生活變化

⑴改革開放后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1978年以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們衣、食、注行、用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到20世紀末,整體進入了小康社會。在商品供應上改變了以往憑票和限量的做法,全部商品敞開供應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科技教育與文化社會生活

㈠科技成就: ⑴兩彈一星-- 兩彈元勛 鄧稼先 ①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②1966年10月,導彈發射成功; ③1970年,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東方紅一號 ,成為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新世紀我國外交工作出現的新特點

新世紀我國外交工作出現的新特點:主動開展全方位的多邊外交 1、2001年中國上海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APEC): ①背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我國外交事業取得了一個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㈠國防建設成就:人民解放軍導彈部隊的建立與發展 導彈部隊又稱第二炮兵,是現代化軍隊不可缺少的,主要擔任核反擊任務。1957年中國開始組建戰略導彈部隊。1966年組建地對地戰略導彈部隊,隨后不斷發展壯大。導彈部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祖國統—(臺灣、西藏、新疆)

㈠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⑴古代史:①三國時,東吳孫權派大將衛溫率萬人船隊到達夷洲(今臺灣),加強了臺灣同內地的聯系;②元朝時,設立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臺灣);③1662年,鄭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一國兩制”科學構想

⑴一國兩制: ①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提出 一國兩制 ,最早是針對臺灣問題提出的,適用的范圍是臺灣、香港、澳門地區; ②含義: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和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民族區域自治

⑴背景: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關系,并逐漸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 ⑵提出:在籌建新中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1.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 (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提出要實行改革開放。 (2)實行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又提出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3)1982年,中共十二大,鄧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對外開放

①目的:吸收僑資、外資,引進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現代化建設。1980年,我國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建立四個經濟特區。深圳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對外開放的 窗口 ,被稱為 一夜城 。作用: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對內改革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改革開放從農村開始。 1、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交足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 ①開始: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18戶農民首先將田地包干到戶,自負盈虧。 ②影響: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十一屆三中全會

(1)內容: ①思想:徹底否定 兩個凡是 的方針,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 ②政治: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③組織:形成了以鄧小平為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時期

㈠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制定的,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鞏固

⑴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阿沛 阿旺晉美達成了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10月,西藏獲得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實現了除臺灣、香港及澳門以外的全國各地區、各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開國大典、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

⑴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49年9月在北平舉行,主要內容: ①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臨時憲法); ②選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

2018-05-20   

初中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歷史答題規律

政治、經濟、思想科技文化 現代中國 18、對中國現代政治建設的認識 (1)兩種社會形態:新民主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 (2)兩個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3)兩部憲法:《共同綱領》和1954年

2018-05-09   

兒童故事小學試題中學題庫初中庫高中庫知識點中小學圖書字典大全詞典大全成語大全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www.phoneweb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玖玖资源站在线免费观看,免费在线精品专区,欧美日韩呦女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性视频在线播放黑人
在线波多野结衣绝顶高潮抖动 | 日韩精品成人动漫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 最新国自产拍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本性视频高清天天摸天 | 日韩区一区二区三区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