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10-29 16:25:09
第六課提升法治素養
6.1樹立法治觀念
1.法治觀念的體現?(P47)
法治觀念體現為人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
2.樹立法治觀念的原因?(P46-47)
①法律是全體社會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P46藍字
②在我國,法治是促進社會進步、維護社會秩序、捍衛國家尊嚴、實現人民權利與自由的重要保障。P46藍字
③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各種社會規則和行為規范。法律是一種社會規則和行為規范,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P46
④我們必須在法律范圍內活動,以法律為行為準則,依照法律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樹立法治觀念,學會依法辦事。P46
⑤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P47
⑥只有當法律真正銘刻在內心時,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才會成為人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為。P47
3.★如何樹立法治觀念?(P47-49)
①敬畏和信仰法律。
②積極主動地學習法律。
③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
4.敬畏和信仰法律的做法?(P47)
我們要堅持憲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規則,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樹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可逾越的觀念,自覺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辦事當成自己的生活習慣。
5.積極主動地學習法律的做法?(P48)
①一方面,我們要學習個人成長和參與社會生活必備的基本法律常識,正確理解法律;
②另一方面,我們要積極參與各種法治實踐活動,理性分析社會生活中的法律問題,提升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6.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的做法?(P49)
①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從細節抓起、從小事做起,從遵守規則做起,如遵守交通規則、做好垃圾分類、杜絕餐飲浪費、營造清朗網絡空間等;
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為形成尚德守法的價值取向、營造尊崇法治的社會氛圍作出自己的貢獻。
6.2學會依法辦事
1.學會依法辦事的原因?(P50)
建設法治社會,需要全體社會成員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依法維護社會秩序、確保社會和諧有序。
2.★如何學會依法辦事?(P50-53)
①自覺守法。
②遇事找法。
③解決問題靠法。
④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樹立法治觀念,提高依法辦事能力,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3.自覺守法的原因和做法?(P50-51)
原因:遵守憲法和法律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
做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經常想一想,自己的行為是否合法,如果違反法律會有什么后果;在行動上以法律為準繩,自覺遵守法律的各項規定。
4.遇事找法的做法?(P51)
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主動咨詢相關專業人士,充分利用能夠提供法律服務的組織和機構,如人民調解委員會、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能夠提供法律服務的組織和機構有哪些?),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
5.解決問題靠法的做法?(P52)
①當生活中遇到矛盾糾紛,特別是自己或他人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我們要學會以合法的方式表達訴求,通過法律途徑、運用法律武器加以解決。
②我們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6.★訴訟的重要性和類型?(相關鏈接)(P53)
重要性:訴訟是人們獲得法律救濟、維護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
類型: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
民事訴訟:是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民事案件和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
行政訴訟:是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訴訟程序解決行政爭議案件的活動。
刑事訴訟:是國家司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實、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動。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