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10-17 17:42:16
■二十四節氣
是我國古代歷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數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節氣”,月中叫“中氣”。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為: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滿
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為了便于記憶,人們編出了歌謠“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詩文中常用二十四節氣來紀日,如《揚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夏至白天最長,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稱夏至、冬至為至日,這里指冬至。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