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10-14 11:32:22
3.借代
(1)概念借代是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的修辭方式。這種修辭方式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
(2)特點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與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它強調兩事物間的相關點。
(3)種類
①特征代本體。例如: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解析:用“黃發垂髫”代老人、小孩。
②具體代抽象。例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解析:用“烽火”代戰爭。
③專有名詞代泛稱。例如: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解析:用“諸葛亮”代聰明有才智的人。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們要多讀點魯迅。解析:用“魯迅”代魯迅的作品。
⑤部分代整體。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解析:用“眉”代人的頭。
⑥個別代一般。例如:當皇帝或蔣介石出來的時候,街道上便打掃干凈,灑上清水;可是,他們的大轎或汽車不經過的地方便永遠沒見過掃帚與水桶。解析:用“掃帚”“水桶”代清掃街道的所有工具。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阿Q走近柜臺,從腰間伸出手來,滿把是銀的和銅的。
解析:用“銀的”“銅的”代銀幣和銅錢。
⑧地名代本體。例如:艾奇遜在這里強奸了美國的民意,這是華爾街的“民意”,不是美國的民意。
解析:用“華爾街”代美國壟斷資產階級。
(4)作用①以簡代繁,②以實代虛,③以奇代凡,④以事代情。
(5)借代的注意點
必須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對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應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體和本體不能同時出現。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