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9-14 20:41:39
作文十五:《中秋時節的生態思考》
中秋佳節,在歡慶團圓的同時,我也關注著節日背后的生態影響。這個中秋節,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環保實踐活動,讓我對傳統節日的可持續發展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月餅過度包裝問題首先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據調查,每年中秋節后,數以萬噸計的月餅包裝被丟棄,其中大部分是不可降解材料。我們班級發起了"簡約包裝倡議",同學們自發設計了可重復使用的月餅包裝盒,采用環保材料,既美觀又實用。我還嘗試用舊報紙和自然材料制作禮品包裝,既體現了手工的溫度,又減少了環境負擔。
在燈籠制作環節,我們摒棄了傳統的電池供電燈籠,改用太陽能小燈和可降解材料。物理老師指導我們利用光電效應原理,制作了太陽能中秋燈籠。這些燈籠白天吸收陽光,夜晚自動發光,既環保又富有科技感。我們還舉辦了"廢舊物品改造燈籠"比賽,同學們用塑料瓶、紙盒等廢棄物創作出獨具匠心的燈籠作品。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月餅浪費問題的探討。我們統計發現,每年都有大量月餅因過期而被丟棄。為此,我們聯系了本地食品回收機構,建立了月餅分享機制:將多余的月餅送給需要的人,過期月餅則用于堆肥或動物飼料。這個過程讓我深刻認識到,節約糧食不僅是傳統美德,更是現代公民的環保責任。
通過無人機觀測,我們還研究了中秋慶祝活動對光污染的影響。我們發現,過度照明不僅浪費能源,還會影響動植物作息。于是我們提出了"適度照明建議",鼓勵大家欣賞自然月光,減少人工光源的使用。
這個中秋節的生態實踐讓我明白,傳統文化與現代環保理念可以完美結合。我們應該在傳承節日文化的同時,注入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理念,讓中秋佳節不僅充滿人文情懷,更體現生態智慧。月光下的地球需要我們共同守護,這是新時代賦予傳統節日的新內涵。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