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4-27 23:12:13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題目。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上片敘事,寫詞人密州出獵的盛大場面;下片抒懷,寫詞人請戰,情豪志壯。
B.上片中“卷平岡”三個字,極言速度之快,可見出獵者情緒高昂,精神抖擻。
C.上片結尾二句,寫詞人在獵場馳騁,像孫權那樣英勇無比,親自射殺了老虎。
D.下片結尾詞人為自己勾勒了一個挽弓勁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邁,氣概非凡。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詩詞內容的理解。C.有誤,“親射虎,看孫郎”,是說詞人為了報答百姓隨行出獵的厚意,決心親自射殺老虎。而不是說他親自射殺了老虎;故選C。
2.“狂”貫穿全詞,詞人的“少年狂”,狂在外形,狂在內心。請簡要分析。
【答案】狂在外形:詞人行為舉止狂,比如率眾多隨從出獵(或詞人語氣狂,比如他說要像孫權那樣挽弓射虎)。
狂在內心:詞人“兩鬢微霜”仍不服老(或身處逆境,仍積極進取)。
【解析】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理解。首先詞人的“狂”表現在狂在外形:根據“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可知,詞人行為舉止狂,勁裝出獵且全城百姓出動,規模盛大;其次,詞人的“狂”表現為狂在內心:根據“親射虎,看孫郎”“鬢微霜,又何妨”可知,詞人以孫權自比,抒發雄心壯志,以“老”襯“狂”,充分表現出了詞人豪情滿懷,壯心未已的英雄本色;結合“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可知,詞人通過運用馮唐的典故,表達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這也是詞人的內心的“狂”。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