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上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2-24 17:47:51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5年中考作文素材:他走了,留下拳拳赤子之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月6日20時30分,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黃旭華,在湖北武漢逝世,享年99歲。這位為新中國發展鞠躬盡瘁的老人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精神和功績,將永遠為后人銘記。
黃老的履歷看上去"很簡單",一輩子只做了核潛艇研發這一件事;黃老的履歷又"很不簡單",將一份重要事業做到極致,離不開崇高的信仰和巨大的犧牲。而這一切的起點,則要從祖國最艱難最屈辱的歲月說起--
經歷山河破碎,面對日寇侵襲,年少的黃旭華曾向老師提出困惑"三問":為什么日本人這么瘋狂,想登陸就登陸,想屠殺就屠殺?為什么中國人就不能安居,一定要到處逃亡?國土那么大,我們跑來跑去,連一個安安靜靜讀書的地方都沒有,這是什么道理?
"中國太弱了,弱國就要受人家宰割",這一回答讓黃旭華立下救國之志,毅然"棄醫從船",選擇保衛祖國海疆。新中國成立后,面對國之所需,黃旭華隱姓埋名、孤島求索,以30年的"人間蒸發"變"不可能"為"可能"。1988年,黃旭華更以"花甲癡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的豪邁氣概和無畏擔當,隨艇下潛至極限深度,開創了世界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參加極限深潛試驗的先例。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無私奉獻",這是黃旭華與科研團隊歸納出的核潛艇精神。實際上,這樣的精神特質也見于許許多多科學家身上:"兩彈元勛"鄧稼先,扎根戈壁灘,"啃著窩窩頭"搞核彈;"龍芯之母"黃令儀,年近80依然一天到晚拖著鼠標,嘔心瀝血助推芯片突圍;"天眼之父"南仁東,耗費22年走遍貴州山地,只為讓中國"看"得更遠……正是千百個這樣的"沉默的砥柱",才托舉起"兩彈一星"、核潛艇、國產航母、大飛機等大國"重器",奠定了新中國和平崛起的堅實基礎。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面對動蕩頻仍的世界,中國要實現復興夢想,必須闖過更多"婁山關""臘子口",實現科技的自立自強。黃老那一代科學家,"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這種忠誠和熱忱,同樣是今天廣大科技工作者向"原始創新"進軍的動力。
"我將原名'紹強'留給二哥使用,給自己起名'旭華',意思是中華民族必定如旭日東升一般崛起,我要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做貢獻。"黃旭華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今天我們痛悼緬懷黃老,不止"誠心正意",更有"見賢思齊",這才是對英雄最好的紀念和告慰。
妙句積累
1.面對國之所需,黃旭華隱姓埋名、孤島求索,以30年的"人間蒸發"變"不可能"為"可能"。
2."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無私奉獻",這是黃旭華與科研團隊歸納出的核潛艇精神。
3."兩彈元勛"鄧稼先,扎根戈壁灘,"啃著窩窩頭"搞核彈;"龍芯之母"黃令儀,年近80依然一天到晚拖著鼠標,嘔心瀝血助推芯片突圍;"天眼之父"南仁東,耗費22年走遍貴州山地,只為讓中國"看"得更遠……
4.正是千百個這樣的"沉默的砥柱",才托舉起"兩彈一星"、核潛艇、國產航母、大飛機等大國"重器",奠定了新中國和平崛起的堅實基礎。
5.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6.黃旭華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