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上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4-12-30 14:09:30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初中寒假復習標點符號知識點:問號基本用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問號
	
	  有疑有問用問號,設問反問也需要。
	
	  遇它讀出語調來,看書見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
	
	  1. 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問語氣(包括反問、設問等疑問類型)
	
	  使用問句主要根據語段前后有較大停頓、帶有疑問語氣和語調,并不取決于句子的長短。
	
	  示例:
	
	  你怎么還不回家去呢?
	
	  難道這些普通的戰(zhàn)士不值得歌頌嗎?
	
	  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幫助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精神。
	
	  2. 選擇問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個選項的末尾用問號,各個選項之間一般用逗號隔開。
	
	  當選項較短且選項之間沒有停頓時,選項之間可不用逗號。
	
	  當選項較多或較長,或有意突出每個選項的獨立性時,也可每個選項之后都用問號。
	
	  示例:
	
	  詩中記述的這場戰(zhàn)爭究竟是真實的歷史描述,還是詩人的虛構?
	
	  這是巧合還是有意安排?
	
	  要一個什么樣的結尾:現(xiàn)實主義的?傳統(tǒng)的?大團圓的?荒誕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義的?
	
	  但到底是稱贊了我什么:是有幾處畫得好?還是什么都敢畫?抑或是一種對于失敗者的無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這一切都是由客觀的條件造成的?還是由行為的慣性造成的?
	
	  3. 在多個問句連用或表達疑問語氣加重時,可疊用問號。
	
	  通常應先單用,再用疊用,最多疊用三個問號。在沒有異常強烈的情感表達需要時不宜疊用問號。
	
	  示例:
	
	  這就是你的做法嗎?你這個總經理是怎么當的??你怎么竟敢這樣欺騙消費者???
	
	  4. 問號也有標號的用法,即用于句內,表示存疑或不詳。
	
	  示例:
	
	  馬致遠(1250 —1321),大都人,元代戲曲家、散曲家。
	
	  鐘嶸( —518),潁川長社人,南朝梁代文學批評家。
	
	  出現(xiàn)這樣的文字錯誤,說明作者(編者?校者?)很不認真。
	
	  常見錯誤
	
	  1. 句子里雖然有疑問詞,但全句不是疑問句,句末卻用了問號。
	
	  如:我不知道這件事是誰做的?但我猜做這件事的人一定對我們的情況比較熟悉。(問號應改作逗號)
	
	  2. 句子雖然包含選擇性的疑問形式,但全句不是疑問句,句末卻用了問號。
	
	  如:我也不知道你喜歡不喜歡這種顏色?(問號應改作句號)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