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4-06-06 00:11:57
【5】莫倚高枝縱繁響,也須回首顧螳螂。
適用于警醒、警惕,不要沾沾自喜等。宋代陸元光為晉陵宰時,當時幕僚中有好讒謗同列者,一日同會,忽聞蟬聲,幕官謂陸曰:“君既能詩,可詠此也。”陸辭之不可,即席作《詠蟬》:“綠陰深處汝行藏,風露從來是稻梁。莫倚高枝縱繁響,也須回首顧螳螂。”因以是譏之,其人愧而少戢。這首詩寫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相互關系。
【6】后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后頭。
適用于可持續發展等。這句選自詩歌《書扇示門人》,作者是范仲淹,原詩為: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后頭。這首詩明白如話,但哲理深刻。一派青山風景恬靜幽美,這是前人的田地為后來的人占有,但是占有田地的人不要得意不已,還有想占有這田地的人在后面呢。山河依舊,人事更替,得失不是永遠不變的。今天的得會轉化為明天的失,事物總是按著這樣的辯證規律發展著的。
相似的有:留將根蒂在,歲歲有東風。選自翁格的《暮春》:莫怨春歸早,花余幾點紅。留將根蒂在,歲歲有東風。
【7】物各適其天,夫豈論大小。
適用于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盡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就好。原詩為元朝方景山寫的《雜詠》:“昆鵬奮云霄,尺鷃棲野草。物各適其天,夫豈論大小。” 適其天,即適應其本能,也就是遵循客觀規律。鯤鵬和尺鷃相比,大小之別不言而喻,而小的尺鷃“騰躍而上,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和鯤鵬展翅數萬里無法相比,可是它也是“飛之至也”。它盡了主觀上最大的努力。這首詩可以啟示我們,一切事物都遵循著客觀規律,實事求是,各盡所能,人在各自的崗位上,根據自身的條件,充分發揮最大的主觀能動作用,就能作出較大的貢獻,發揮最大的人生價值。
【8】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
適用于適合自己最好。清代顧嗣協《雜興》中說:“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這首詩歌每句都適合做標題)”“生材貴適用”和“物各適其天”,一從施用上講,一從本性上言 ,其理相通。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