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4-04-15 00:23:26
《經典常談》是我國國學經典的一本入門導讀,朱自清老先生用“經、史、子、集”的順序來描寫,記敘的國學傳統經典。看完《經典常談》我不禁感慨到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經過多少年的滄桑巨變,仍然這樣栩栩如生散發光輝。
其中《詩》這一篇章最讓我記憶尤為深刻,《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到春秋時期的詩歌共三百零五篇,也叫《詩三百》,它的內容體制則按照“風,雅,頌”這三個來記敘,其表現手法運用“賦,比,興”,二者合稱叫作“詩經六藝”。
在《詩經》的第一篇便是《關雎》,這首詩是一首抒情詩,表達了一位君子想追求一位美麗優秀的女子,但求而不得的思想情感,朱自清老先生通過樸素通俗的語言,告訴我們詩歌的起源大多源自民間小曲。這讓我不禁連想到那時的古人的情感和生活狀態,單純質樸的想要追求的女子,那種渴望但又不得的心思我從字里行間便能深刻的感受到,仿佛真的身處那環境中,久久不能忘懷。在書中,朱自清還為我們簡單的介紹了浪漫主義詩人具有最高影響力的李白,婉約派的李清照等等詩人的生平經歷和作品。在讀這本書時,給我的感覺,并不僅僅是記敘概論國學經典的書,更像是一位為我們點亮國學文化經典大燈的點燈人。為我們增強歷史方面的了解,感悟古代人們的社會環境,提高語文學習的見解能力,了解背景知識,這對于我們中學生真是莫大的幸福。
但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又有多少人愿意去細細品味經典呢?現在的多數人對于經典文學都是望而生畏,敬而遠之。甚至不愿去感悟自己祖國多年的文化瑰寶。身為中華兒女的我們,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傳承這豐富,內涵的文化經典。去深深感受古時人們的情感,傳承經典就好比打開穿越時空的大門,和古人瀏覽山河壯舉,一同揮揚自己那熱血的愛國情懷,感嘆人們之間的人情世故和不滿現狀的急切改變的思想。真正走入經典文化的大門,了解我國燦爛偉大的文化底蘊。
經典永流傳,我們應積極接納文化知識和歷史典故,也應該正確的去理解傳統文化,豐富我們的精神文化,也是傳承千年來這無比輝煌的文化!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