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4-04-15 00:21:08
《海底兩萬里》是“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在1867年開始創作,1869年10月28日出版第一卷(1871年12月9日出版單行本),與《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神秘島》并稱為凡爾納的“海洋三部曲”。
《海底兩萬里》講述的是法國博物學家阿羅納克斯教授,應邀參與一次追捕“海怪”的行動,不幸被俘,才發現原來所謂的“海怪”,是一艘潛艇!主人公在艇中被“囚禁”了十個多月,經歷了各種奇遇,最終逃出。
儒勒·凡爾納是法國19世紀一位為青少年寫探險小說的作家,19世紀末,因為時代的原因,他創作了大量的科幻小說。但他最早只是為青少年寫作,結果全世界的人都喜歡他的小說。被改編并搬上大銀幕的作品更是不計其數。
本文的第一章用了整章的篇幅,講述故事的導火線:打1866年起,人們陸續在世界各地發現了“海怪”的蹤跡。
凡爾納在第二章中,讓阿羅納克斯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并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凡爾納或許是想告訴我們,阿羅納克斯教授學識淵博,如果不是他在學術界具有極高的威望,他的理論也只能算無稽之談。
第二章結尾,教授收到了參與“捕獵”的邀請,后來,他與他的仆人孔塞伊在“林肯”號上,結識了加拿大捕鯨手內德·蘭德。
但是,在一大堆關于如何“捕獵”以及被俘的情節過后,到了第八章,出現了本文的靈魂人物,我們的“尼摩船長”;在第九章結尾,他才說出了全書中的第一句臺詞……到了第十章中段,我們才知道他姓甚名誰。
這么多的伏筆和鋪墊,讓我們眼前的這位船長越發顯得神秘,這究竟是凡爾納無心還是刻意呢?正是這樣,這位一正一邪、劫富濟貧的船長完全成為本文的焦點。他憤世嫉俗、富可敵國而又學富五車。特別是在第四十五章,進行大屠殺前的一段咆哮:“我就是法律!我就是正義!我是個被壓迫者,而眼前的就是壓迫者!全部是因為它,我所喜歡的,我所熱愛的,我所尊敬的一切,我的祖國、我的父母、我的妻室兒女,我全部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被毀滅了!我所仇恨的一切,就在我的眼前!”更是將他身世的神秘提升到了一個新“境界”。
于是乎,教授便發覺原來船長是一個“瘋子”“屠夫”“殺人犯”!而非自己所尊敬的人,便同好友一起逃離了這艘兇險的船。
當然,尼摩船長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簡單,他同樣也有溫存柔情的一面,在第二十三章里,教授診斷一位頭部受了重傷的船員,活不過兩小時的時候,第四十一章一位船員被章魚卷入海底吃掉的時候,第四十五章他報仇雪恨的時候,他也曾滿眼淚水。
其他幾位角色不必多說,都是一般小說中慣用的俗人,所以說,尼摩船長才是本文的靈魂。
凡爾納在書中描寫了“未來”的航海技術,他的其他作品所描寫的“高科技”,我們現在大多已實現了!難怪有人評價他說:“現代科學,只不過是將凡爾納的預言,付諸實踐的過程而已。”我看這評價完全是正確的。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