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24-02-25 11:31:03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4年中考地理知識點:東南亞問題,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東南亞問題
1、東南亞的地形特點
中南半島地形特點:
地勢北高南低,
地形北部山地,南部沖積平原。
山河相間,南北縱列分布。
馬來群島地形: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中高周低。
2、中南半島(橫斷山區)山河相間,地表崎嶇的地形特征成因是什么?
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強烈的擠壓作用形成褟皺山系,地殼不斷隆起抬升,在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條件下,流水的侵蝕切割作用強烈,形成中南半島和橫斷山脈地區山河相間,地表崎嶇的地貌形態。
3、、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馬亞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大部分,終年高溫多雨,降水類型為對流雨 、
熱帶季風氣候: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每年分旱、雨兩季
4、昆曼公路穿越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
地勢北高南低,山高谷深,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發育,地表崎嶇;北部冬暖夏涼、南部終年高溫,沿線地區降水豐沛,氣候垂直變化大;河流縱列分布(或山河相間),流向自北向南,水能資源豐富;熱帶和亞熱帶森林廣布,生物具多樣性。
5、爪哇島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區之一,其原因是什么?(6分)
地處熱帶;周圍水域廣闊;地形復雜;空氣對流強烈。
6、分析印度尼西亞漁業資源豐富的自然原因。(6分)
島嶼多,海域廣闊;熱量充足,生物生長速度快;入海河流多,餌料豐富。
7、簡述爪哇島種植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措施。(8分)
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推行生態模式,優化種植結構;加強科技研發、應用與推廣;提升產業化水平,延長產業鏈。(每點2分,滿分8分)
8、簡析洞里薩湖成為湄公河蓄水池的主要原因
地區地勢低平,湖泊與河流相連;河水的水位季節變化大,豐水期水位高,可倒流入湖泊;
9、簡析洞里薩湖湖面季節變化對種植業和漁業的影響。
①使農事和漁事活動具有季節性;(2分)
②豐水期淹沒的農田沉積了大量的泥沙和有機質,提高了土壤肥力;(3分)
③豐水期河流帶來的泥沙和有機質,以及淹沒的土地上的動植物為魚類提供了豐富的餌料來源。(3分)
10、簡析洞里薩湖魚種繁多的原因。
①洞里薩湖水域廣闊,常年水溫適宜,餌料來源豐富,適合多種魚類的生長;(2分)
②湄公河南北流程長,水域環境復雜,魚種多,有湄公河魚類進入;(2分)
③有海洋洄游魚類進入。(2分)
11、蘇門答臘島種植油棕的有利自然條件。
熱帶雨林氣候,水熱充足,光照充足;沖積平原面積大,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地形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河流眾多,灌溉水源充足。(任答三點)
12、中南半島水稻種植業的區位優勢:
①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的氣候適合水稻的種植和生長;
②處河流中下游平原,土壤深厚肥沃;
③悠久的種植歷史,豐富的傳統經驗;
④人口稠密,勞動力充足;
⑤人均耕地少,水稻單產高,能滿足人多對糧食的需求
⑥稻米是當地人們喜愛的主食
13、新加坡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經濟?
(1)充分利用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良港口,發展轉口貿易、對外貿易和航運業。
(2)通過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引進先進技術,進口原料,并發揮本國的技術力量,迅速發展了煉油、造船、海上鉆井平臺制造、電子電器等加工工業。
(3)發揮本國風光優美、交通便利、服務周到等長處,迅速發展旅游業。
14、克拉地峽開鑿的影響
對中國:開鑿后可以改變歐亞貿易路線,使我國對歐洲、非洲貿易航程縮短,安全性提高。拓寬我國能源進口渠道,減少對海運及馬六甲海峽的依賴程度
對泰國:克拉地峽位于泰國南部,開鑿后,不僅可以為泰國的石油貿易提供快捷,安全的路線,還可以帶動泰國的經濟發展。
15、馬六甲海峽的作用:
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是東亞、東南亞各國與西亞、南亞、北非及西歐各國物資往來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國、日本從中東運入石油的必經之地。
15、泛亞鐵路的區位條件?
①地勢平坦,施工難度小,投資少;
②可利用原有鐵路;③沿線經濟發達,人口城市密集。
16、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新加坡扼守在馬六甲海峽東口,馬六甲海峽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是東亞、東南亞各國與西亞、南亞、北非、西歐各國物資往來的必經之路(最近通道),新加坡一向是東南亞各國物資集散中心和轉運中心。
17、我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于瀾滄江系列開發的項目有:瀾滄江水能資源開發、水運開發、旅游開發及沿邊貿易。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