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10-12 20:10:17
1
文言文閱讀
共工怒觸不周山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1.根據句子的意思,用“/”劃分句子朗讀節奏。
(1) 怒而觸不周之山
(2)故水潦塵埃歸焉
【答案】(1) 怒/而觸不周之山
(2)故/水潦塵埃/歸焉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奏的能力。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構,比如句子的“主—謂---賓”有時還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本句就是句與句之間的斷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
2.下列各句中的“為”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共工與顓頊爭為帝。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B.以為妙絕。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耶!
C.卒之為眾人。 得為眾人而已耶?
D.并自為其名。 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答案】C
【解析】文言文中有一些詞是一詞多義,要確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據上下文的內容來考慮。C項的為都是成為的意思。
3.用現代漢語解釋下列加點字。
(1)故水潦塵埃歸焉 焉:
(2)故日月星辰移焉 故:
【答案】(1)到那里(2)所以、因此
【解析】這道題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點字詞的解釋,是初中生學習文言文最基礎的一項。注意焉:代詞兼語氣助詞,與“于是”或“于此”相當。
4. 用現代漢語表述下列句子。
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
【答案】(共工氏)憤怒地撞擊不周山,支撐著天的大柱子折斷了,拴系著地的大繩子也斷了。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文言句子的翻譯。文言文的翻譯一般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無論是哪種方法,都應做到:忠實原文、語句通順、表意明確、語氣不變、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范。
5.讀完本文后你怎么看待共工這個人?從他的身上你可以學到什么?
【答案】我認為共工是一個勇敢堅強,敢于挑戰權威,具有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無私奉獻精神的人。但他性格暴躁、偏激任性,做事不計后果。
我要學習他勇敢堅強,敢于面對失敗;勇于挑戰、敢于權威的英雄氣概。
【解析】學生通過感知文本內容,繼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題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梢詮脑闹兄苯诱θ宋锏脑u價性詞語;也可以結合文章中描寫的重點,自己概括總結。
記敘文閱讀
母親的心
②春日的陽光映著窗外的夾竹桃,投下斑駁的樹影,母親卻明顯地憔悴了,瘦弱的樣子差點讓我不敢認,但她的精神狀態卻很好,仿佛揀回了珍貴的珠寶一般小心地守護著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沒胃口,家人總會變著法子哄我吃飯。那一天,我告訴母親,很想吃螃蟹,卻讓家人犯了難:在物質條件極差的偏遠山村,怎么可能買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愛子心切的母親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著竹簍出去了。我們村子外面有很多縱橫交錯的溪流,六月天若翻開小溪里一塊塊大石頭,可以找得到螃蟹?墒,在溪水還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巖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親不死心,沿著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塊塊或大或小的石頭下面翻找著。春天的溪水冰涼徹骨,卻凍不住她心里涌動的希望。
⑥或許上天也憐惜母親那深切的舐犢之情吧,在母親雙手腫脹發抖,幾近絕望的時候,她終于發現了一只個頭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塊大石頭下面遲緩地爬動著。
⑦母親的驚喜可想而知,她趕忙迅捷地雙手撈起了螃蟹,可是望著手里那只惶惑無措的螃蟹,母親的手卻止不住顫抖!因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圍著無數只細如蚊子的小蟹,有的還爬到了母親的手背上……
⑧母親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輕輕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剛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趕緊再一次撈起了螃蟹,如是者數次。在那個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堅強能干的母親想必正面臨著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選擇罷!在抓起與放下的動作的重復間,她的內心經歷了怎樣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戰與折磨。
⑨這個經過,我并沒有親眼看到,是母親回來后坐在我床頭,撫摩著我的額頭細細講給我聽的。母親說,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閉起雙眼把螃蟹放進了竹簍,甚至已經帶出了十幾步路。可是竹簍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掙扎聲,最終還是讓她徹底喪失了往家走的勇氣,再一次跑回到溪邊。放下母蟹的那一剎那,她潸然淚下!
⑩母親最終是空著手回家的,在那個還帶著寒意的春日里,母親再也沒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間的石塊上,望著那不停地歡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聲大哭。母親擦著眼睛說,她并沒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為她也是一位母親,天底下所有母親的心是一樣的。
⑾窗外是涌動的暮色,借著昏暗的燈光,我仔細看著母親不再光潔紅潤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陣與我七歲年齡絕不相稱的蒼涼。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運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親,這世上也只有母親才能最懂得做母親的心罷! (選文略有改動)
1、請根據文章內容,依據提示,在橫線上補全①~⑨段的主要情節。
“我”想吃螃蟹→ → → 母親撈起螃蟹 →
【答案】母親翻找螃蟹;母親發現螃蟹;母親放下螃蟹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學生歸納、概括事件的能力,聯系第⑸段“在一塊塊或大或小的石頭下面翻找著”和第⑹段“終于發現了一只個頭肥大的螃蟹”,第⑼段“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閉起雙眼把螃蟹放進了竹簍”可回答好此題。
2、 仔細閱讀短文,說說母親為什么冒著春寒去找螃蟹 ?
答:
【答案】久病初愈的“我”想吃螃蟹;物質條件很差,偏遠的山村買不到螃蟹;母親愛子心切。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聯系第二、三、四段的內容即可解答此題。
3、 賞析劃線句子。
答:
【答案】此句運用一系列的動詞,表現了母親既想滿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為后文母親放了母蟹作鋪墊;表現了母親的善良。
【解析】此句運用一系列的動詞,屬于動作描寫。成功的動作描寫,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進程,可以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時候還能推動情節的發展。
4、仔細閱讀第⑨段” 請聯系上下文理解母親為什么“咬咬牙”?又為什么“閉起雙眼”?
答:
【答案】“咬牙”是因為母親做出帶走螃蟹的決定非常艱難;“閉眼”是因為母親不忍看自己親手將母蟹捉走的情景。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對重點句子的理解,解答此類型的題目時,要結合文章的上下文來回答。
5、 理解題目“母親的心”的含義?
答:
【答案】一是母親的愛子之心;二是母親對天下所有母親愛子情懷的理解、體諒之心。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題目含義的理解。題目含義解題技巧:⑴表層含義:內容概括。⑵深層含義(引申義、比喻義):揭示主旨。
說明文閱讀
我們身邊的輻射
①最近一段時間,因受日本9.0級大地震影響,福島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泄漏到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中。一時間“談核輻射而色變”,輻射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人們當下最為關心的話題。
②輻射對人體的危害與放射線照射的強度、時間和照射的人體部位有關。輻射是無色、無味、無聲,看不見和摸不著的,但可用儀器來探測和度量。度量輻射劑量的單位是西弗(Sv),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1000000微西弗(μSv)。放射線不同劑量照射對人體的影響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線不同強度照射對人體的影響:
照射劑量
(單位:毫西弗)
對人體的影響
小于100
對人體沒有危害
100~500
沒有疾病感覺,但可引起白細胞數量減少,患癌癥的可能
性為 1/130
600~1000
出現各種輻射疾病
2000~4500
掉頭發,血液發生嚴重病變,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內死亡。
③從上面列出的數據可見,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線輻射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實際上,人類是生活在放射環境中的,人類的生活一時一刻也沒有離開過放射線。人所受的放射線包括天然放射線和人工放射線。天然放射線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宇宙射線、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線、人體內部的放射性。宇宙、自然界能產生放射性的物質不少,例如,太陽光等宇宙射線,人體內的鉀-40,巖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質。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機、看電視、坐飛機、抽煙也會產生放射線。具體說,人們攝入的空氣、食物、水中的輻射照射劑量每年約為0.25毫西弗,帶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飛機旅行2000千米約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煙每年的輻射照射劑量為0.5~1毫西弗。
④日本的核輻射讓人驚慌,而平時就在我們身邊的一些輻射源卻很容易被忽視。實際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質能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人體,造成對機體的慢性損害。例如,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質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內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質的燃煤造成空氣污染,佩帶含有放射性物質的異常光彩奪目的或廉價合成的首飾制品對人體也有嚴重的損害。在日常生活中,醫療輻射的危害是最大的。任何方式的X線檢查都是有損受檢者健康的,受檢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輻射致癌的風險,接受的劑量越大,受輻射致癌的風險越高。在生活中,很多人覺得CT等檢查是無害的,可以隨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個月就做一次。事實上,這些檢查可能給病人帶來永久性的傷害。CT等檢查是利用X射線能穿透人體組織的原理進行檢查的,而X射線也是核輻射的一種。有統計數據指出,做一次心臟冠狀動脈CT檢查,放射線量相當于拍了幾百次X線胸片。根據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的研究結果估算,以一個1000萬左右人口的城市為例,每年大約會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線誘發癌癥、白血病或其他遺傳性疾病。
1.文章開頭從“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泄漏”寫起,有什么作用?
【答案】引出說明對象—輻射,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解析】此題考查語段在文章中的作用。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知識的文章體裁。如果文章以列舉或以講故事的形式出現, 一般是為了引出說明的對象,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2.根據短文內容說說當照射劑量是2000~4500毫西弗(mSv)時,人體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答案】掉頭發,血液發生嚴重病變,一些人在2至6周內死亡。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較為容易,細讀短文第二段即可解答此題
3.“天然放射線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宇宙射線、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線、人體內部的放射性”一句中“主要”一詞能否刪去?為什么?
【答案】不能刪除。“主要”一詞表明天然放射線大部分來自宇宙射線、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線、人體內部的放射性三個方面,但不排除來自于別的方面的。若刪去,說明天然放射線只來自這三個方面,與事實不符。
【解析】此題考查對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掌握。說明文語言的準確體現在修飾,限制性詞語的選用上。主要是表示時間,空間,數量,范圍,程度,特征,性質等方面的修飾限制性副詞和數量詞等詞語。“主要”一詞表示范圍。解答時,先要陳述語言使用的準確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換用的不準確性。學會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做具體的分析與說明。
4.結合文章內容說說第④段中畫線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案】畫線句運用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具體說明CT檢查給人帶來傷害,甚至可能是永久性傷害。(4分,說明方法2分,答兩種即可,表達作用2分)
【解析】此題考查說明方法的辨析及運用。根據“例如”“有統計數據指出,做一次心臟冠狀動脈CT檢查,放射線量相當于拍了幾百次X線胸片。” “1000萬左右”可知此段落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5.聯系本文的內容,談談你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應采取哪些措施來防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至少寫出四種)
【答案】不佩帶異常光彩的或廉價合成的首飾;房屋裝修后不馬上入住;不在燃煤污染嚴重的地方停留;勸誡吸煙者戒煙;不隨便做CT檢查;少看電視;少用電腦等。
【解析】此題為開放性試題,考查學生聯系生活中的能力,以幫助對文意的理解。解答時根據短文的內容以及生活實際來思考,做到言之有理即可。
古詩詞閱讀
長歌行
【樂府詩集】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 理解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 陽春布德澤 :____________
(2) 老大徒傷悲 :____________
【答案】布:散布;徒:空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修辭手法的運用,及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們要結合整首詩來思考,從“蓬草”的本義入手明確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及運用的修辭手法。
2.本詩中“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為”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與把握。要從詩歌含義中去分析,找到最能表達詩歌所要理解的詩句。
3、對本首詩的理解,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青上園中葵”四句描述了秋天的景象。
B.樂府詩是最能代表漢代詩歌成就的一種體裁。它常采用賦、比、興、互文、反復歌詠的修飾手法及鋪陳、對比、烘托等技巧狀物抒情。
C.“哀”字既是對蕭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對惋惜心情的表達。
D.全詩從青葵起興,聯想到四季變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應當抓緊時間、奮發努力的結論,其比、興手法是很明顯的。
【答案】A
【解析】“青上園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