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0-08-27 14:28:01
	
	  (1)血液的組成:血漿和血細胞
	
	  血漿的作用: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廢物等。
	
	  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結構和功能如下:
	
	  血紅蛋白:紅細胞中含有的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與氧結合,在含氧低的地方與氧分離
	
	  血液的功能:運輸、防御保護、調節體溫。
	
	  (2)血型和輸血:將血型分為O、A、B、AB血型;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若血型不合,則紅細胞會凝聚成團,堵塞血管。
	
	  (3)血管的種類、結構與功能
	
	  (4)心臟四腔:兩心房,兩心室。
	
	  6.血液循環
	
	  概念:血液在心臟和全部血管所組成的管道中進行的循環流動。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
	
	  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身體各處的毛細血管→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血液由動脈血轉變成靜脈血)
	
	  肺循環:左心房→肺靜脈→肺部的毛細血管→肺動脈→右心室(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7.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組成的。
	
	  呼吸系統中的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是氣體進出的通道,使進入肺的氣體變得溫暖、濕潤、清潔。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發聲的器官。
	
	  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氣體交換的場所)。
	
	  肺由肺泡組成,肺泡外面包繞著毛細血管,肺泡和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適于氣體交換。
	
	  8.人體肺部和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過程
	
	  二氧化碳
	
	  (1)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血液——→肺泡——→氧氣
	
	  毛細血管中的血液與肺泡中的交換:肺泡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肺泡。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氧氣
	
	  (2)組織里的氣體交換:血液——→組織細胞——→二氧化碳
	
	  組織細胞與毛細血管中的血液交換:組織細胞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毛細血管中的血液,而毛細血管將氧氣輸送給組織細胞。血液由動脈血轉變成靜脈血。
	
	  9.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相關推薦:
	
	  2021年初中生物知識點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