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0-08-19 19:08:46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0年福建中考滿分作文:學習與性格,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學習與性格
凡是所學,皆成性格。——題記
人皆言學習可以長知識、拓眼界,卻未注意學習亦能冶性情、升格調;且學習并非限于璧沼,亦在乎山水之間也。哲人培根有言曰:“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其此之謂乎?
我生于書香之家,從小便被要求研習書法。初時,懵懂的孩童僅是墨戲涂字,在童年的趣味中添上一筆墨跡。漸漸地,總也練不好的蛇行般的字,也開始令我感到煩躁不堪。但每一次急躁擲筆之時,眼中忽然又映入那橫平豎直的字跡,于是我便再一次沉浸到那筆走龍蛇的魅力之中。等到金釵之年、狼毫制的毛筆已有三載年歲時,方才明白墨中韻味,于一次次的堅持中,不知不覺養成了不慌不忙、沉心靜氣做事的性格。也正是這看似平淡無用的性格,陪伴我走過舞勺之年,成為我學業上的良師益友,甚至使我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大獎。現在,我可以說,“習字使人靜心”。
從我還是個黃口小兒時起,我便對詩詞古文有著無理由的鐘愛。從小時的熟背三字經,到小學時的出師表、桃花源記,再到現在的莎士比亞與泰戈爾,無一不深深撼動著我的心靈。有一同窗之言說得好:“有的人背詩,背的是枯燥;而有的人背詩,背的是感動。”我見到了“無邊落木蕭蕭下”的孤獨,“草木有本心”的清高,與“海內存知己”的豁達;詩文中那精妙的言語,與寄寓著情感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鳥,養成了我善于發現美、善于尋找感動的性格。人說,痛苦是別人施加的,而幸福是自己尋找的,那么古詩文所帶給我的感性,便是尋找美好的金色鑰匙。現在,我也可以說,“讀詩使人靈秀”。
一次偶然的機會,也許是上天安排的必然,我收到了編程班遞來的橄欖枝。當時欣然跨進教室的我,怎會想到后來的路如此坎坷?初學語法時,一次課后作業便要花去我大半天時間苦思冥想,終于勉強通過結業考;接下來的算法與數據結構更是讓我目眩,動態規劃、二叉樹、圖論仿佛一座座橫亙在面前的大山,而我就是沒有神明幫助的愚公,只能一點點鑿石挖土,一步步艱難地踽踽前行。一個括號的位置,一個小小的語法錯誤,都足以讓我推翻整個程序重來。查資料,問前輩,即使我沒有別人那般聰穎,但我可以比別人更加努力!汗水與堅持換來的是不畏難題、永不放棄的性格,得到的是原本以為遙不可及的獎狀,令我受益匪淺。現在,我還可以說,“編碼使人堅韌”。
學習與性格,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在學堂上,我們得到堅持;在書籍中,我們得到感性;在生活中,我們得到沉靜。有位名人說過,學習成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我想,也許這就是最好的證明吧?
相關鏈接: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