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4-21 18:13:27
治理措施:向被污染呈堿性的河水中加入適量的酸性溶液中和。
4.某學校化學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開展了下列實驗活動:取剛降到地面的雨水樣品,用pH計(測pH的儀器)每隔幾分鐘測一次pH,其數據如下表所示:
(1) 所降雨水是否為酸雨?在測定期間,雨水的酸性是增強還是減弱?
(2)經調查,這一地區有一家硫酸廠(生產過程中產生SO2)和一家電鍍廠,這些工廠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另外,這一地區的生活燃料也主要是煤,還有液化石油氣。試分析造成這一地區酸雨的主要原因,你認為應采取什么措施。
(1)我們把pH<5.6的降雨稱為酸雨。由表格數據可知當地所降雨水的pH<5.6,為酸雨,且隨測定時間的推移,pH逐漸減小,故在測定期間降雨的酸性逐漸增強。
(2)造成酸雨的原因主要是SO2,來自硫酸廠的廢氣和燃煤過程中產生SO2,SO2與水和氧氣作用后可以生成H2SO4,使雨水產生酸性。可采取的措施,將SO2用堿性溶液吸收掉,減少SO2排放。
5.某化工廠化驗室用15%的氫氧化鈉溶液洗滌一定量石油產品中的殘余硫酸,共消耗氫氧化鈉溶液40g,洗滌后的溶液呈中性,這一定量石油產品中含硫酸的質量是多少?
7.35g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