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3-27 18:29:44
誤區陷阱
多數考生都有自己的優勢學科與劣勢學科,即長板和短板,但很多人不能正確處理二者關系。突出表現:一是劫長濟短,二是揚長避短。
入坑后果
劫長濟短者只是機械地生搬硬套木桶理論(木桶理論是指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也稱為短板效應),把時間和精力都集中于補短,結果得不償失。揚長避短者則是一味任性地把時間和精力都集中于揚長,成績越好的學科,越投入時間學習,結果長者難以再長,短者卻越來越短。
建議
因為高考錄取是總分為王,因此不宜用“木桶理論”,而要用“線段理論”,即板塊之和拼接而成的線段越長越好。所以不要過分偏科,不要劫長濟短,也不要揚長避短,而是要揚長補短,特別是臨近高考的復習,更需如此。
04
目標高壓的誤區坑
中考在即,不要“加壓”要“減壓”
誤區陷阱
我們很多考生的高考目標定位過高,超出自己現有水平和能力范圍,從而導致壓力山大。例如,實力是普通大學的學生,目標卻是“雙一流”;凡此種種猶如馬拉松跑到最后一公里了,處于第二甚至是第三陣營的選手,非要沖刺奪冠一樣,這種過高的目標定位有的來自學生本人,有的來自家長,有的來自老師,或兩、三方的過高期望疊加,造成高考沖刺階段因不斷遭受挫敗的打擊而壓力過大,過分焦慮,嚴重影響到正常的學習。
入坑后果
目標高壓的突出表現就是考生復習備考時過分糾模考成績,對分數過分敏感甚至對難題過敏。即對待考試,重后果聯想,輕成因分析與對策。例如,一有題不會做,特別是在考場,就浮想聯翩:這道題不會,就少了幾分,XX大學就無望了,我可怎么辦啊?我對不起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啊,七大姑八大姨會怎么看我呀……
建議
中考沖刺階段,特別是臨近高,孩子回家備考的日子,家長千萬不要再施壓,而應設法減壓,不要再強化分數目標和理想大學,而應強化基礎知識,全面回歸教材,關注錯題的價值,即如何改錯,怎樣才能不錯,從哪再提高幾分等,總之要把興奮點從后果聯想轉移到成因對策上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