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3-11 18:33:47
第1課:
P6課后活動:
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做了哪些準備?
制定了起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選舉產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確定了代國歌、國旗、首都、紀年方法;決定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2.結合《開國大典》《建國大業》等影片,談談你對“中國人從此戰力起立了”的理解。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英勇奮斗,終于擺脫了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當家作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設國家。中國歷史從此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
第2課
P9材料研讀:
結合這段文字,思考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出兵干涉,越過“三八線”,迅速向中朝邊境推進。美國派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派飛機轟炸我國東北邊境城市,威脅中國的安全。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
P12課后活動:
1.選擇題:A
2.請你結合中國近現代史和對彭德懷這句話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勝利的偉大意義。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3.中國人民志愿軍為什么被稱為“最可愛的人”?
提示:結合英雄人物的事跡,讓學生認識到,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揚了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他們不怕犧牲,頑強拼搏,贏得了這場反侵略戰爭的勝利,因此被譽為“最可愛的人”。
第3課
P14材料研讀:
結合這段文字,思考為什么要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新解放區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還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要實現人民真正的當家作主,就要廢除封建土地制度,讓農民真正成為土地的主人。同事,這也是國家建設的需要。
P16課后活動
1.1√ 3√ 4√
2.想一想,土地改革給農民帶來什么變化?
農民分到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糧食產量增長,農民收入大大提高。
第4課
P19材料研讀:
想一想,我國是在怎樣的起點上開始大規模的工業化建設的?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我國還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水平低,門類不全,許多重要工業產品的人均擁有量遠遠低于發達國家。
P20問題思考:
你如何看待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取得的建設成就?
中國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所取得的建設成就改變了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P21材料研讀:
結合材料,談談你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認識。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的,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
P22課后活動:
1.列舉至少3項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國家建設成就。
提示:可以從教材中的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等方面的成就中找出。
2.結合這些材料,談談你對“兩會”的認識。
提示:可根據熱點議題和主題活動展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表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
第5課
P26問題思考:
你認為三大改造在當時對推動我國社會發展起了什么作用?
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國實現了從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課后活動: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