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3-10 14:55:22
(3)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能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比較、概括和闡釋;
(4)采用歷史唯物論、歷史辯證法(一分為二);
(5)學習與他人合作學習和交流。
2、學習要求:
(1)會預習—尋找和提出問題;
(2)會聽講——掌握史實、概念、聯系。 課堂學習“五到”:上課一要“耳到”;二要“眼到” ;三要“手到”,歷史課主要是記筆記、記提綱、要點、問題、提示;四要“口到”;五要“心到”;
(3)會復習——溫故知新,把知識系統化,網絡化:盡量寫出教材的要點提綱,逐段找出知識點和層次結構,適當加工形成提綱。找準教材的內在聯系,搞清歷史發展史如何一環緊扣一環,弄清發展線索形成一個系統結構。
(4)檢驗學習效果——作業
(5)見多識廣—課外活動(閱讀、講座、參觀訪問等)
注意:記憶歷史知識是學好歷史新課程的基礎和前提。可以邊學習邊記憶,把學習和記憶結合起來;加強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先理解后記憶,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有效的重復復習,
遺忘規律是先快后慢,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甲組在學習后不復習,一天后記憶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組按艾賓浩斯記憶規律復習,一天后保持記憶率98%,一周后保持86%, 乙組的記憶率明顯高于甲組。
因此學習的知識需要及時復習;此外,還可以把學到新知識和已經掌握的比較熟悉的歷史知識聯系起來,或者納入到已有的歷史知識網絡中去記憶。讓我們共同努力,體會歷史學習的快樂!謝謝!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