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0-02-17 21:57:23
在網上打通供應鏈、用共享員工推動復工復產、直播團隊入駐助力農產品快銷……防控疫情以來,必要的防控舉措讓社會經濟按下“暫停鍵”“延遲鍵”,一大批中小企業卻并未停滯等待,而是以網為“根”、以網應“變”,在抗擊疫情、復工復產中展現出應對困難的韌性。
打通產業鏈按下加速鍵
疫情防控初期,深圳市圣禾堂科技有限公司CEO譚勇接到一個緊急電話,湖北武漢一家紅外線測溫儀生產廠家緊急需要5000個溫度傳感器。
時值疫情發展階段,紅外測溫儀是重要物資,譚勇深知其中重要性。“產業鏈一環扣一環,春節期間,原本合作的供貨商已停止發貨。而且溫度傳感器已成緊俏品,不好找。”譚勇說,無奈之下他通過阿里巴巴等線上供應鏈平臺,試圖尋找貨源。
“沒想到真在網上臨時找到了上游貨源。”譚勇說,在他的撮合下,這批溫度傳感器隔天就送達到了這家廠商手中。
阿里巴巴集團1688平臺負責人表示,不僅對于緊缺物資的生產供應,在全國各地企業逐漸復工的過程中,由于各地企業存在速度差異,傳統的供應鏈會出現空檔。通過互聯網對接供需,形成全產業鏈的暢通,是提升產能按下加速鍵的關鍵。
物流運輸同樣是產業鏈上必不可少的一環,也是部分中小企業復工的大障礙。傳化智聯是一家科技型物流企業,防控疫情以來,公司已在27個省(區、市)陸續開放了50余個倉儲資源。
“同時通過互聯網服務,中小企業可以在線下單,我們通過數據匹配精準對接運力供需。”傳化智聯執行總裁陳堅說,“初步預估,通過線上平臺提供服務,我們能為制造業企業直接降低綜合運輸成本和經營成本2%-3%。”
在杭州等城市,通過共享模式,人員也開始流動起來。楊楠原本是一家KTV的工作人員,沒有離開過杭州、又有健康證明的她一直在家待業。
“偶然聽說有‘共享員工’,我馬上報名了。在盒馬鮮生上班,既能補貼點家用,也能在疫情之下,盡自己的一份力。”楊楠說。
群眾演員成了裝配工人、餐廳員工變身“打包小哥”……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統計,截至目前,全國范圍已有超過4000名餐廳員工有意“臨時上崗”;京東集團此前也宣布將采取靈活多樣的用工形式,面向全社會提供超過35000個就業崗位。
數字化注入韌性
除了打通產業鏈,讓人流、物流、現金流活躍起來以外,以互聯網為土壤的新技術、新業態,也在更微觀的層面幫助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戶,在變化中站穩腳跟。
對農產品而言,滯銷無疑是當下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浙江淳安,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讓當地的草莓園失去了春節的游客,還直接影響了草莓銷路。經營戶汪飛江統計,他的50畝地可能面臨30萬元左右的損失。
為了幫助汪飛江這樣的經營戶將損失降到最低,當地志愿服務隊通過線上直播銷售、周邊統一配送等方式銷售草莓。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