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12 17:13:23
(4)不完整型:即在所給的條件下成立,但還需要更多的條件,常見的形式是“只要……就……”,在回答問題時,首先分析其合理的地方,然后指出其它條件,最后適當進行總結。
再次,要掌握辨析題的做題方法。首先要對辨析題分層次找辨點,然后對每一辨點進行分析。對觀點正確的可以從為什么角度分析,觀點錯誤的可以從正確的是什么、為什么角度分析,觀點正錯交雜的可以從在什么情況下正確、在什么情況下不正確、如何補充完整等角度分析。
三、觀察與思考
題型特點:
觀察與思考題往往給出一段或者兩段材料,要求學生結合材料回答問題。近年來,觀察與思考題選材精巧,突出學生的實際生活,關注社會的重大熱點;巧妙設計,一般從原因、意義、措施、方法、踐行等多個角度設問,層次性明顯、邏輯性強;設計的問題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方法指津:
首先,要注意審題。審題時要注意以下方面:
審材料,把握材料的層次及關鍵詞、主要內容;
審問題,把握問題的條件、范圍及其它規定性的要求,避免答非所問;
審要求,觀察思考題比較靈活,形式多樣,要求各異,因此要審清題目的要求,避免答錯方向。
其次,依據知識體系,組織、構思答案,找準、找全要點。
學習中可以以教材的課題、節題、框題、目題為線索,構建知識結構網絡,從點和面完整把握教材內容。
在答題時,結合要求對知識體系快速掃描,鎖定相關知識點,經過分析找出需要的知識點。(可參考練習冊單元知識網絡)
再次,答題要規范,使用學科術語,盡量用主干知識回答,避免口語化;字跡工整、書寫清晰,以合適方式修改,避免亂涂亂畫。
一般來說,按照設問形式不同,觀察與思考題可以分為說明體現類題、原因理由類題、意義危害類題:
題型一:說明體現類
【剖析】這類題常見問法有:這說明了什么;這體現了什么;這表明了什么;充分證明了什么;共同說明了什么;得出什么結論;你有什么感悟;這昭示說明;談談你的認識等。
回答這類題要:抓住材料主旨;抓住關鍵詞“這”、“共同”;運用學科主干知識回答;要有所拔高(升華)等。
題型二:原因理由類
【剖析】這類題常見問法有:這樣做的原因、理由、依據是什么;為什么這么做。
解答這類問題要結合材料及具體問題找相關主干知識。
題型三:意義危害類
【剖析】這類題常見問法有:有何意義;意義何在;有何危害;有何不良影響;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等。
這類題的答題要求是:明確主語是什么;注意意義與危害的區別;常用句式“有利于”或者“不利于”。
四、非選擇題提問類型
1.是什么類
此類型的題目一般比較簡單,重點考查基礎知識的積累。“……是什么”、“……有哪些”,這類題目設問簡單,回答也直接,一般可分為三種:
(1)根據時事熱點或教材觀點回答:應具體,符合實際,忌空談;
(2)針對材料回答具體措施:側重國家和政府的大政方針、施政戰略等;
(3)根據材料歸納出材料體現的教材知識。
2.原因、作用、影響類
(1)原因類
此類型題目多以“為什么”、“造成……的因素”等形式出現,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以及運用教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①直接原因型:直接以原因的形式出現,依據教材知識回答即可;
②原因轉換型:在直接原因轉換型的基礎上改變提問方式,有時需要加以補充或調整;
③多種原因型:有些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綜合歸納,全面分析;
④原因創新型:針對某些無法用相關知識回答的問題,特別是時事中的行為,可以從它的行為、做法的具體作用等方面來作答。
(2)作用、影響類
此類型題目一般是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材料,讓學生結合材料和教材知識發表自己的見解,或以社會熱點為材料,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解答此類問題需要注意:
①表述言簡意賅;
②作答準確全面;
③多個角度思考;
④規范答題格式。
3.評析類
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對材料中的觀點進行評價和分析。主要考查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知識遷移的能力和全面分析的能力。
設問方式:①上述材料中的人物的言行正確嗎?為什么?②運用所學知識,對上述材料中的人物的言行進行評析。
回答此類題目一般是:
首先進行性質判斷(對、錯或者不全面);
其次寫出相應的理論依據(如:從公民與法、國情、道德、法律、責任、公民與集體等角度進行分析,角度不能重復,不能生搬硬套);
再次練習材料中的觀點或行為進行分析,指出其后果或者影響;
最后針對錯誤的觀點或行為表明正確的觀點、態度或者做法。
答好這類試題的關鍵在于理清思路,言之有理,言之有據。
4.建議類
首先,要明確建議的對象,即向誰提出建議。如向“國家”、“政府有關部門”、“學校”、“居民”等提出相應的建議。
其次,要找準所提建議的切入點,要多角度、多方位。如可從以下方面考慮:
①經濟、政治、文化;
②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個人;
③思想、道德、法律;
再次,所提建議不能好高騖遠、不可捉摸,要合理、貼近現實、具有可行性。
最后,答案要語言規范、言簡意賅、有側重、一目了然。
5.做法類
這類題型發揮空間大,沒有固定答案,具有很強的開放性。
解題技巧:
(1)成才報國方面
此類試題一般從樹立理想、努力學習、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承擔社會責任等方面作答,答案要注意全面。
(2)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方面
此類試題一般從公民的義務、宣傳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敢于作斗爭等方面回答。
(3)人口、資源、環境方面
此類問題有兩類不同的設問,①若問青少年應怎么做,可結合資源環境問題、我國的國情政策等方面進行回答;②若問現實生活中應該怎么做,注意答案一定要具體,回答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如不亂扔垃圾、節約用水等。
(4)守法、護法方面
解答法律試題,應包括學法(增強法律意識)、守法(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等幾個方面。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