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12 15:40:27
(3)意義:有利于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推動社
會主義民主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10.人民代表大會
(1)性質:國家權力機關。
(2)構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3)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4)地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居于最高地位。
11.國家行政機關(各級人民政府)
(1)性質: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
(2)構成:國務院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行政機關。
(3)職權:根據憲法,我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
(4)要求:①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政,必須嚴格遵照憲法和法律。
②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于負責,敢于擔當。
12.國家司法機關(人民法院)
(1)性質: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2)構成: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
(3)職權:審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過行使國家審判權,懲辦犯罪分子,解決民事和行政爭議,維護社會秩序,引導公民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4)要求:①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②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13.國家司法機關(人民檢察院)
(1)性質: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2)構成: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
(3)職權:①人民檢察院行使檢察權,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實行監督,
對刑事犯罪行為代表國家提起公訴。
②保護公民、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的公正,保障法律統一正確實施。
(4)要求:①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②各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人員,必須忠實于事實真相,忠實于法律,忠實于社會主義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4.國家監察機關(監察委員會)
(1)性質:對于各級國家公職人員的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糾舉的國家機關。
(2)構成:國家監察委員會和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國家監察委員會是最高監察機關。
(3)職權:監督、調查、處置。
(4)要求:①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②監察機關辦理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案件,應當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法部門互相配合,相互制約。
【第四單元:崇尚法治精神】
【一句話必背】
1.司法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
2.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
【問答題梳理】
1.自由
(1)對個人和社會的價值(重要性)?
①擁有自由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
②自由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
(2)與法治的關系?
①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
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3)如何做到珍視自由?
①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必須依法行使權利。
②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意識。
2.平等
(1)含義:①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機會平等)②不同情況差別對待(結果平等)
(2)價值:①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
(3)怎樣踐行平等?
①要反對特權。②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③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
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現?
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
②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
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4.公平
(1)內涵: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
(2)意義:①公平是個人生存發展的重要保障。②公平是社會穩定進步的重要基礎。
(3)如何堅守公平?
①個人維護公平,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②制度保障公平,無論立法或司法,要公平地對待每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
5.正義
(1)內涵:正義的行為都是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
(2)意義:①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②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
(3)如何守護正義?
①個人守護正義,要敢于斗爭,講究策略,做到見義“智”為。
②司法維護正義,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
【第一單元:富強與創新】
【第一課:踏上強國之路】
【一句話必背】
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3.中國的騰飛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初心: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5.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
能力現代化。
6.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7.中國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最重要力量、決定性力量、主導力量,都錯。)
8.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共享發展成果。
9.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
【問答題梳理】
1.改革開放的重要性?
①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2.怎樣理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①中國人民堅持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②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福生活。
③改革開放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3.進入新時代,我國改革面臨的挑戰與對策分別是什么?
挑戰(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對策
①
主要
矛盾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
新征程。
②
新
常態
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
階段。
堅定不移地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
思想,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③
不
協調
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堅持中國特色新型
城鎮化道路,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
4.青少年怎樣為改革開放作貢獻?(面對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學生應怎樣做?)
①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改革創新精神。
②積極宣傳改革開放政策,爭做改革開放事業的擁護者、參與者和推動者。
5.為什么要堅持共享發展成果?
①這是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的標準之一。
②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
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
6.為了共享發展成果,黨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
②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③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第二課:創新驅動發展】
【一句話必背】
1.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
2.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3.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4.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5.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
6.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
【問答題梳理】
1.為什么要堅持創新發展?(創新的意義)
①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②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
③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
④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創新更好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2.我國的科技現狀?(科技國情)
成就: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不足:但從整體上看,仍然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
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
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需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3.怎樣建設創新型國家?(國家角度)
①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③完善創新制度保障。
4.中學生應如何提高創新能力?或:如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貢獻?(青少年角度)
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創新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②敢于質疑,敢于向傳統和權威挑戰。
③培養興趣和好奇心,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
5.如何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①國家: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②企業:企業不能跟著別人走,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
③個人:積極弘揚創新精神,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第二單元:民主與法治】
【第三課:追求民主價值】
【一句話必背】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