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中考網
全國站
快捷導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熱門中考資訊 中考成績查詢 歷年中考分數線 中考志愿填報 各地中考大事記 中考真題及答案大全 歷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知識點庫 > 初中生物知識點 > 生物與生物圈 > 正文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參考答案

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9-08-26 11:14:53

中考真題

免費領資料
  第5單元生物的多樣性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
 
  參考答案
 
  1.D解析:本題考查了原始地球為生命起源提供的條件。原始大氣為原始生命的誕生提供了原料;原始海洋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場所;紫外線、閃電等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能量。而那時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原始生命進行厭氧呼吸。
 
  2.B解析:在原始地球條件下,原始大氣中的無機小分子物質在紫外線、閃電等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有機小分子物質。這些有機小分子物質隨著降雨匯入原始海洋,并在原始海洋中經過長期的積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有機大分子物質。這些物質逐漸聚集并在外表形成原始界膜,成為相對獨立的體系。這種獨立的體系不斷完善,當具有了原始的新陳代謝和個體增殖后,原始生命便誕生了。
 
  3.C解析:從有機大分子物質演變為原始生命的階段至今未被證實,但它是生命起源的必要條件。
 
  4.B解析:胰島素是蛋白質,是大分子有機物。
 
  5.B解析:原始地球的客觀條件是原始生命起源的必要條件,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存在。
 
  6.B解析:科學家推測,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后來,地球表面的溫度逐漸降低,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雨,這些有機物隨著雨水,流經湖泊和河流,最后匯集在原始海洋中,在原始海洋中有機物之間相互作用,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原始生命。在隕石中發現并非來自地球的氨基酸和在星際空間發現了數十種有機物,這說明原始生命可能來自于其他星球。
 
  7.D解析:原始鳥類和原始哺乳類都是由原始爬行類進化而來的,D項能正確的表示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
 
  8.D解析:越久遠的地層中的化石生物越簡單、越低等,水生生物居多;越晚近地層中情況則相反。化石證據能證明生物進化的三大趨勢。
 
  9.B解析:原始單細胞生物要完成生命活動,必須依賴于周圍的水環境。
 
  10.A解析:細胞色素c是一種具有104~112個氨基酸的蛋白質。從進化上看,細胞色素c是一種結構相對穩定的分子。據科學家估計,它的氨基酸順序每200萬年才發生1%的改變。正因為細胞色素c分子變化的緩慢和保守,所以它在進化過程中才能被保留下來。不同生物的細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組成和順序反映了這些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在所了解的幾十種生物中,細胞色素c的分子中有27個氨基酸殘基是相同的,其余的氨基酸殘基則隨生物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差異。這些差異說明生物間的同源性程度,差異越小,表明親緣關系越近;反之,差異越大,表明親緣關系越遠。
 
  11.D解析: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和人,彼此間的差異十分顯著,但是它們的胚胎在發育初期都很相似,即都有鰓裂和尾,只是到了發育晚期,除魚以外,其他動物和人的鰓裂都消失了,人的尾也消失了,這種現象說明高等脊椎動物是從某些古代的低等動物進化而來的,所以在生物的個體發育過程中,迅速重演了它們祖先的主要發育階段,即都有尾。同時,也說明古代脊椎動物原始的共同祖先生活在水中,所以陸生脊椎動物和人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出現了鰓裂。
 
  12.B解析:古生物學是根據生物化石所在地層的地質年代,確定化石所屬生物種類和產生的順序,從而獲得生物進化關系的科學;比較解剖學是利用比較的方法研究各種不同生物的器官位置、結構及起源的科學;胚胎學是研究動植物的胚胎形成和發育過程的科學,它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分子生物學是從分子水平對生物進行的研究,對不同生物中有關蛋白質和核酸組成單位的排列順序進行比較,得出差異,從而確定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的遠近。
 
  13.C解析:19世紀,英國曼徹斯特地區的樺尺蛾體表是淺色的。深色的樺尺蛾易被捕食者發現,而淺色的個體不易被發現。后來,由于該地區城市工業的發展,環境受到了污染,樹皮被熏成黑褐色,淺色樺尺蛾的數量逐漸減少,深色樺尺蛾的數量逐漸增多,因為淺色樺尺蛾易被鳥類捕食,而深色樺尺蛾不容易被鳥類捕食。樺尺蛾體色的變化表明:環境的變化影響了樺尺蛾的生存,與環境相一致、形成保護色的個體容易生存;反之則容易被淘汰。
 
  14.B解析:遺傳和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內在因素,對變化了的環境條件能夠適應的變異類型(有利變異)可以生存下來,并繁殖后代,使有利變異逐代得到積累和加強,不能適應環境的變異類型(不利變異)則被淘汰,即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由于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不同,因而形成的生物種類和形態結構也不同,也就是說現代物種的多樣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15.D解析:直立行走使人類祖先身體結構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如身體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長、骨盆變短增寬、脊柱呈"S"形等。
 
  16.B解析:生命起源是從無機物到原始生命的化學進化過程,經歷了漫長的歲月,由非生命物質在原始海洋中組成生命體。由于生存環境改變,一部分森林古猿轉向地面生活,前肢演化出能勞動的手,后肢用于行走,古猿進化成人的過程是人類的起源過程。
 
  17.B解析:在古猿向人類進化的過程中,環境的改變使古猿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進而使身體結構發生變化,使直立行走成為可能。
 
  18.D解析:火的發現,使古人類由吃生食改為吃熟食。飲食結構的變化,改善了身體的營養,有利于腦的發育,從而提高了制造工具的能力;復雜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腦越來越發達。但火的使用并沒有將前肢解放出來。
 
  19.A解析: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
 
  20.C解析:人類的進化過程是極其漫長的。
 
  21.A解析:此題考查古猿從樹上下到地面生活后所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及這些變化的重要性[來源:Zxxk.Com]
 
  和先后順序。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理解直立行走的出現是其他各種變化出現的先決條件。題中的四個選項均為古猿在營地面生活后所發生的重要變化,但由于兩足直立行走使人類祖先的前肢解放出來,為進行各種活動創造了條件,同時也為腦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這些是其他變化不能做到的。所以最重要的變化是由四足行走轉變成兩足直立行走。[來源:學。科。網Z。X。X。K]
 
  22.D解析:類人猿也會和人一樣患相同的疾病,如天花、感冒和肺結核等。
 
  23.B解析:在古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環境由溫暖濕潤變得干燥寒冷。
 
  24.B解析: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標準。
 
  25.D解析:猩猩屬于類人猿,類人猿與人類的親緣關系最近。
 
  26.(1)直立行走。(2)說明能人已經可以制造簡單的工具,并且用這些工具來打獵以維持自己的生活。(3)說明北京猿人可以使用火。(4)腦容量的增加使早期人類具備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條件,同時大腦增加了新功能,能夠利用語言相互交流合作,總結經驗,更加適應環境,促進了人類的發展。[來源:Z&xx&k.Com]
 
  解析:從"露西"的骨骼化石來看,骨盆的髖骨比較寬闊,下肢骨較粗壯,可支撐身體,利于直立行走。在同一地層中同時發現能人化石和石器、獸骨,可以推測能人能夠制造和使用簡單工具。在北京猿人居住過的山洞發現了灰燼遺跡,可以推測北京猿人已經可以使用火。從"露西"到北京猿人,腦容量越來越大,說明人類在逐步進化,使人類早期具備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條件,而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進了腦的進化,腦越來越發達,產生了新的功能,并產生了語言,群體間相互交流合作,更加適應環境,促進了人類的發展。
 
  27.(1)長臂猿與人類分開最早,猩猩次之,分開最晚的是黑猩猩和大猩猩。(2)我們應該保護猿類的生活環境,盡可能避免戰爭,減輕對猿類的危害。[來源:學+科+網Z+X+X+K]
 
  解析:(1)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其上有決定生物性狀的基因。DNA分子的差異可以反映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DNA分子相差越大,說明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越遠;反之,DNA分子相差越小,說明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越近。
 
  (2)人類的聰明才智,使人類從自然界的弱者變成了強者,F在,人類已經強大到能影響生物圈的面貌。而與我們同祖先的現代類人猿,卻由于種種原因,數量日益減少。人類應當視類人猿等各種野生動物同自身一樣,都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成員,同樣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權利。對于人類的近親--珍稀瀕危的現代類人猿,人們應當加強保護,善待它們,與它們和諧相處。
 
  28.(1)微小、不定向的原始材料(2)生存斗爭動力(3)定向選擇方向
 
 。4)遺傳種群[來源:學科網ZXXK]
 
  解析:自然選擇學說認為,生物的變異為自然選擇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材料;變異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選擇是定向的,自然選擇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生存斗爭是自然選擇的過程,是生物進化的動力。
 
  29.(1)這說明了害蟲個體之間存在著抗藥性的變異。(2)產生曲線AB段的原因是在使用農藥的環境中,抗藥性差的害蟲由于不適應變化了的環境而被淘汰掉了。(3)曲線BC段說明了害蟲向抗藥性逐代增強的方向發展,這是由自然選擇決定的,起選擇作用的是這種農藥,這種選擇是通過生存斗爭來實現的。(4)防止或減少害蟲產生抗藥性的方法主要有:①輪換用藥。不要長期、單一地使用某種農藥防治某種害蟲,這樣就可以切斷害蟲抗藥性種群的形成過程。②混合用藥。兩種作用方式和機理不同的農藥混合使用,可減緩害蟲抗藥性發生的速度。③農藥的間斷使用或停用。當一種農藥已經引發了某種害蟲的抗藥性以后,如果在一段時間內停止使用該農藥,則害蟲的抗藥性會逐漸減弱。
 
  解析:生物都具有產生變異的特性,在生物產生各種變異后,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在生存斗爭中獲勝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在生存斗爭中失敗而死亡。
 
  30.(1)原始祖先森林古猿(2)使用簡單工具(3)類人猿(4)ABDF
 
  解析:基因是生物體內的遺傳物質,基因組的相似程度可直接反映生物間的親緣關系。資料一顯示人類與黑猩猩的親緣關系極近,他們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進化為人類的過程中,直立行走使四肢分工明確,前肢得到解放,用于勞動、取食、使用和制造工具,在群體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語言,并使大腦高度發達。類人猿雖然具有使用簡單工具的能力,但不會制造和使用復雜工具,腦的發達程度有限。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歡迎微信掃碼
    關注初三學習社
    中考網官方服務號

熱點專題

  • 2024年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目匯總
  • 2024中考真題答案專題
  • 2024中考查分時間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數線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逐夢前行 未來可期!

中考報考

中考報名時間

中考查分時間

中考志愿填報

各省分數線

中考體育考試

中考中招考試

中考備考

中考答題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飲食

中考家長必讀

中考提分策略

重點高中

北京重點中學

上海重點中學

廣州重點中學

深圳重點中學

天津重點中學

成都重點中學

試題資料

中考壓軸題

中考模擬題

各科練習題

單元測試題

初中期中試題

初中期末試題

中考大事記

北京中考大事記

天津中考大事記

重慶中考大事記

西安中考大事記

沈陽中考大事記

濟南中考大事記

知識點

初中數學知識點

初中物理知識點

初中化學知識點

初中英語知識點

初中語文知識點

中考滿分作文

初中資源

初中語文

初中數學

初中英語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中學百科

玖玖资源站在线免费观看,免费在线精品专区,欧美日韩呦女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性视频在线播放黑人
亚洲国产最新AV首片 | 综合国产日韩欧美 | 丝袜美腿精品国产一区 |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 日韩a级片视频中文字幕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