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5-18 19:10:25
2019初三政治復習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
第九課 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
1.最高理想、共同理想是什么,它們的關系是什么?最高理想:實現共產主義。它將是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社會。共同理想: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關系:實現共同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必要準備和必經階段。只有實現共同理想,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充分顯示出來,從而為實現共產主義準備好物質條件和打好思想基礎。實現最高理想,是實現共同理想的必然趨勢和最終目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共同理想,始終沒有離開共產主義這個遠大目標。在現階段,我們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也就是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奮斗。
2.現階段小康的特點:低水平、不全面、發展不平衡的小康。
3.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小康新的更高的要求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設生態文明。
4.全面小康社會的意義我們的祖國將更加繁榮,人民的生活將更加幸福美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理進一步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
5.青少年如何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人人有責,人人受惠。作為當代中國青年,我們應該立足于中國的基本國情,著眼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關注世界的共同問題,自學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6.構建和諧社會是怎樣提出的?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是我們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 和 “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
7.和諧社會的含義、要求含義: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要求:(1)各級黨委和政府是指揮者,負有重大責任。(2)和諧社會,人人共享;促進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美好的社會,需要腳踏實地的艱苦奮斗,需要全體人民的共同參與。只要既著眼長遠,又立足當前,人人有責任,人人有行動,人人有貢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就能早日變為美好的現實。
8.新時代條件下怎樣認識艱苦奮斗?艱苦奮斗,不僅僅是一種勤儉節約,艱苦樸素,反對鋪張浪費、奢侈揮霍的生活作風和道德品質,也是一種不畏艱難、堅忍不拔、奮發圖強、拼搏創業的精神狀態和高尚情操。為什么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精神?(1)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勞勇敢、自強不息,自古以來就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2)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了鞏固和提高目前達到的小康水平,為了實現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們還需要進行長期的艱苦奮斗。(3)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們必須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作風。(4)要不斷追求進步,不斷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就必須艱苦奮斗。
9.為什么要大力倡導發揚艱苦創業精神?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創業精神,創業實踐需要創業精神的支持個鼓舞。艱苦創業精神作為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一種思想境界,無論什么時代,都被人們視為成就事業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充滿艱辛和創造的偉大事業。偉大的事業需要并將產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撐和推動著偉大的事業,在新時期,推進現代化建設,更需要大力倡導和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尤其是開拓創新精神。10.艱苦奮斗精神在不同時期的表現革命時期: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 現代:航天精神、抗洪精神、雷鋒精神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