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5-18 18:54:59
傳承中國精神 厚植文化自信
教材知識鏈接
1.從中華文化的角度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2.從文化自信的角度
(1)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不僅來自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淀、傳承與創新、發展,更來自于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蓬勃生機,來自于實現中國夢的光明前景。
(3)文化的優秀、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力量,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4)增強文化自信,既要夯實優秀傳統文化根基,薪火相傳,代代守護;又要在日新月異的社會活動中與時俱進,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還要跨越時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
3.從民族精神的角度
(1)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2)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
時政熱點 · 聚焦
聚焦一 申報世界遺產
當地時間2018年7月2日11時36分,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四十二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同意,中國貴州梵凈山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增至53處,世界自然遺產增至13處。世界自然遺產總數超越之前并列的澳大利亞和美國,居世界第一。
1.從中國貴州梵凈山等世界遺產中,我們可以領略到中華文化哪些特點?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2.我國積極申報世界遺產說明了什么?
(1)我國重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2)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3)我國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3.我國為什么要保護和開發我們的文化遺產?
(1)有利于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有助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3)是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情感的紐帶,是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及社會穩定的重要文化基石。
(4)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5)是維護世界多樣化和創造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4.中國貴州梵凈山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有什么意義?
(1)有利于提高人們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遏止破壞文化遺產的非法行為。
(2)有利于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維護世界文化多樣化和創造性。
(3)有利于保護少數民族文化,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民族團結。
(4)有助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5)有助于增強民族情感,培育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5.中國貴州梵凈山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
(1)保護各族人民科學文化的歷史根基,應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
(2)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情感的紐帶,培育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3)各族人民應廣泛汲取民族文化的精神養分,增進民族團結及社會穩定。
(4)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推動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5)充分發揮文化遺產在擴大對外文化交流、促進旅游業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6.建設先進文化,保護文化遺產,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
(1)通過課外閱讀、藝術欣賞和社會調查等多種方式深入了解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熱愛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大力宣傳民族文化,自覺保護文化遺產。
(3)向有關部門提出保護文化遺產的合理化建議,充分挖掘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
(4)提高保護文化遺產意識,自覺擔負起保護文化遺產的責任,敢于同破壞文化遺產的違法行為作斗爭。
7.請為保護與傳承文化遺產向國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1)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立法工作,使文化遺產保護有法可依。
(2)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廣播、電影、報刊等媒體,宣傳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3)利用文化遺產對人民群眾進行精神教育;積極開放文化遺產,在開發中保護。
聚焦二 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宣傳思想工作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實施一系列重大舉措。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宣傳思想戰線積極作為、開拓進取,黨的理論創新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弘揚,主流思想輿論不斷鞏固壯大,文化自信得到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
1.召開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屬于哪方面的建設?
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建設)。
2.什么是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3.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來源于哪里?
(1)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不僅來自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淀、傳承與創新、發展,更來自于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蓬勃生機,來自于實現中國夢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優秀、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力量,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4.為什么要堅定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與發展。
5.如何增強文化自信?
(1)增強文化自信,要夯實優秀傳統文化根基,薪火相傳,代代守護。
(2)要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與時俱進,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3)要跨越時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
6.如何傳承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
新時代傳承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7.如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1)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
(2)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
(4)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5)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發展。
8.我們青少年應如何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貢獻?
(1)樹立遠大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要積極吸收外來優秀文化,并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不斷為中華文化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
(3)要積極參與多種形式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善于辨別各種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覺加以抵制。
聚焦三 《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切實發揮語言文字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2018年9月底,教育部、國家語委聯合發布了《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明確中華經典誦讀工程的具體目標和實施方案,明確提出——2025年形成貫穿大、中、小、幼的中華經典教育體系!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什么重要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2.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應該是什么?
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3.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以及中華經典誦讀工程,這說明了什么?
(1)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2)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的社會。
(4)黨和政府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文化強國。
(5)我國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
4.在中小學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有什么積極意義?
(1)有利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認同感。
(2)有利于培養青少年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弘揚民族精神。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藝術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高雅情趣,陶冶情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4)有利于加強先進文化的建設,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
5.從中華經典誦讀中,讓你對中華文化有了哪些認識?
(1)中華文化獨具魅力,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豐富多彩。
(2)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我們要重視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保護。
6.作為青少年應該怎樣對待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1)保護本民族文化的獨特性,珍愛自己的精神家園。
(2)爭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弘揚者、建設者。
(3)認真學習和宣傳優秀傳統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4)結合時代發展要求,不斷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
聚焦四 書香贛鄱全民閱讀活動
2018年4月23日,2018年“書香贛鄱”全民閱讀活動暨江西省第八屆“讀好書”活動在江西省圖書館全面啟動。江西省圖書館以“閱讀,與法同行”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服務創新的“書香贛鄱”全民閱讀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讀者參與其中。
1.推動全民閱讀活動有利于構建什么社會?
書香社會、學習型社會、和諧社會、全面小康社會等。
2.倡導全民閱讀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哪一方面的建設?這一建設包括哪兩個方面的內容?
①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②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3.提倡“全民閱讀”,打造“書香中國”(建設書香社會),有什么意義?
(1)公民角度:①有利于提高我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②有利于豐富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③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和道德境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④有利于我們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提高終身學習的能力。
(2)國家角度:①有利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②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文化、核心價值體系建設。③有利于建設文化強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④有利于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4.如何在全社會倡導全民閱讀的良好風尚,打造“書香中國”(建設書香社會)?(請你就如何建設書香社會向國家有關部門建言獻策)
(1)開展“書香校園”“書香社區”活動,激發人們的讀書興趣;開展“讀書節”“讀書月”、知識競賽、讀書講座等活動,引導人們養成讀書的習慣。
(2)政府加大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并免費開放,加強農家書屋建設,免費開放圖書館,降低圖書價格,讓人們看得起書,方便看書。
(3)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文化精品工程,優化閱讀環境,優化圖書內容。
5.請你就如何推動全民閱讀活動向同齡人建言。
(1)積極宣傳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意義,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社會氛圍。
(2)制訂切合自身實際的讀書計劃,堅持每天閱讀,把閱讀優秀書籍作為時尚,向同齡人推薦優秀書籍,與同齡人交換閱讀優秀書籍。
6.為了讓學生熱愛讀書,打造書香校園,請你向學校提出幾條合理化建議。
(1)多購置一些優秀的圖書。
(2)圖書館、閱讀室向學生開放,鼓勵學生多借閱書籍。
(3)多舉辦一些讀書競賽活動。
7.日常生活中你的閱讀方式有哪些?
讀書、看報、圖書館閱讀、課堂閱讀、購書閱讀等傳統閱讀方式或手機、電腦等電子閱讀方式等。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