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4-17 10:55:13
生物考試都考察哪些知識點呢?下面, 中考頻道小編總結了幾點經常考察的考點,希望給學生們帶來幫助!
一、食物的消化與吸收(1)
1.蛋白質:細胞生長及修補組織的主要原料。
2.糖類: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3.脂肪:是生物體內儲存能量的物質。
4.水:構成細胞的主要成分,體內的養分和廢物必須溶解在水中運輸。(水是細胞內的溶劑,水是生物體溫調節劑,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無機鹽:不能提供能量,維持正常生理活動的所需。
6.維生素:參與人體內許多重要的生理活動,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7.粗纖維:促進腸道蠕動,有利于及時排便。
二、食物的消化與吸收(2)
1.消化與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
2.蛋白質的最終消化產物:氨基酸。
3.糖類的最終消化產物:葡萄糖。
4.脂肪的最終消化產物:脂肪酸和甘油。
5.食物中的水、無機鹽、維生素可以直接被消化吸收。
6.食物中的粗纖維不能被消化吸收(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
三、血液循環(1)
血液組成
1.血液:血漿和血細胞,血細胞中包含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2.紅細胞:沒有細胞核,所含血紅蛋白能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3.白細胞:有細胞核,保護人體免受病患。
4.血小板:沒有細胞核,是最小的血細胞,有加速血液凝固防止細菌入侵的作用。具有造血功能紅骨髓擔負著血細胞再生任務。
四、血液循環(2)
三種血管及判別依據
1.動脈:運送血液離開心臟,含氧豐富,二氧化碳少,顏色鮮艷。
2.靜脈:運送血液回心臟,含氧少,二氧化碳多,顏色暗紅。
3.毛細血管:連接動脈與靜脈,紅細胞呈單行通過,血液流度緩慢。
五、尿的形成
(1)腎臟:是人體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2)腎小球的過濾作用:血液流經腎臟時通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過濾的是血細胞、蛋白質等)原尿。
(3)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經過腎小球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無機鹽)形成尿液。
六、宇宙和太陽系的起源
(1)宇宙起源的證據:星系運動。
(2)宇宙起源學說:是大爆炸宇宙論。宇宙是150億年前從一個極小的點(“原始火球”)誕生的,宇宙在這個火球大爆炸中誕生。爆炸引起宇宙中的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宇宙處在不停地膨脹中。
(3)宇宙說:希臘科學家托勒密創立了“地心說”宇宙體系學說。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建立了“日心說”宇宙體系學說。
(4)太陽系的起源學說有:星云說和災變說。
七、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誕生
(1)地球的演化:46億年前地球誕生,38億年前最原始的生命體在海陽中誕生。按照人類歷史劃分朝代的方法,地球自形成以來,可劃分為5個代,從古到今是:太生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2)生命的誕生
1、在原始的海洋中,經過長期而又復雜的化學變化,逐漸形成生命的材料—蛋白質(生命的基本物質)和核酸(遺傳信息的傳遞者)等大分子的物質。
2、生命材料通過濃縮、凝聚等作用,形成多分子體系,外面有一層膜,經過漫長而又復雜的變化,最終形成原始的生命。
3、原始大氣長生有機物最著名的實驗是米勒實驗。P:生命物質不等于生命物體(生物),生命物質可以構成生物體。最早的生命來自原始海洋。
八、生物的進化(一)
(1)證據:生物進化的最可靠、最直接的證據是化石。
1.化石在地層按一定順序出現。可分為遺物化石和遺跡化石。
2.更先進、更科學的推斷生物間親緣關系的方式是通過分析比較DNA和蛋白質。
(2)化石:是指保存在地殼中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和遺跡,是反映生物進化歷程的不成文記錄。
(3)生物進化的歷程:化石在地層中的分布說明了生物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進化而來的,它反映了生物進化的順序是:簡單→復雜,低等→高等,水生→陸生。
(4)進化論的演變:主要經歷神創論→物種可變論→用進廢退學說→達爾文進化論。
八、生物的進化(二)
(5)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自然選擇學說,其實質是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6)自然選擇學說的四個要點:1、過度繁殖 2、生存斗爭 3、遺傳進化 4、適者生存。
(7)生物進化的順序:
1.動物: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脊椎動物中,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2.植物:藻類→苔蘚類→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人類:南方猿人→直立人→智人 P:越是古老的地層(深層)里化石越簡單越原始,越是接近地層(淺層)里化石生物越復雜、越高級。
九、遺傳變異
(1)細胞核內有染色體,染色體由蛋白質和DNA(脫氧核糖核酸)組成,其中DNA是一種遺傳物質,呈雙螺旋結構。基因是DNA分子上起遺傳作用的一些片段,它決定著生物的各種性狀。
(2)基因工程: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組合基因的技術。該技術提供了一個更直接改造動物、植物遺傳物質的技術。
(3)遺傳病: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之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遺傳病都是由于人體內的DNA、基因或者染色體發生變化引起的。常見的遺傳病有白化病、先天愚型、先天性耳聾和色盲等。 P:遺傳與變異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變異現象是絕對的,任何生物體個體間都存在差異。
十、生物與無機環境
(1)環境影響生物:主要是環境中非生物因素,如:陽光、水分、溫度等影響著生物的生存。
(2)生物能適應環境,同時也能影響環境,如動物的保護色、擬態,蚯蚓能松土等。
以上關于 生物考點的內容就為學生們介紹到這里了,更多精彩內容盡請關注 !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