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9-02-28 15:12:01
2.實施要求。學生品德表現采用寫實描述方式呈現。運動健康、審美藝術、創新實踐各維度以等第方式呈現,結果分A、B、C三個等第,分別代表“優秀”、“合格”、“需努力”;各維度的“A”等比例人數原則上不超過學校本屆在籍在讀學生總數的30%、C等不超過5%。等第比例可以分校控制,也可以由區、縣(市)統籌控制。“科學實驗操作能力”考查納入“創新實踐”維度指標并作為該維度評“A”等的前置條件。各區、縣(市)應根據《紹興市初中階段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指導意見》(文件另發)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由學校組織實施。學校要嚴格程序,強化監督,確保民主、公正、透明,保證內容客觀、真實、可用。
3.結果應用。要將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作為促進學生多元發展與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到2021年,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學生畢業和高中招生的依據。
(1)作為初中畢業的前置條件。學生參加初中畢業鑒定,綜合素質終評等第須達到1B2C及以上。
(2)作為高中招生的基本條件。高中學校開展自主招生,應將初中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錄取的基本條件之一,可以采取單獨設置等第要求或以等第折分計入總分的辦法,也可以采取品德表現加其他1-2個維度綜合等第要求或折分的辦法。學生參加高中其他門類的招生錄取,綜合素質終評等第須達到1B2C及以上。
(三)合理編制高中招生計劃
1.統籌編制區域招生計劃。各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普職協調發展的原則編制和實施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招生計劃。其中,越城區、柯橋區、上虞區的高中學校招生計劃從2019年開始由市教育局統籌制訂公布。逐步將普通高中班額控制在45人及以內,有條件的區域和學校,班額可進一步減少。
2.統籌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招生規模。各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普職之比“大體相當”的原則統籌安排普職招生規模,鼓勵和引導動手能力強、職業傾向明顯的學生接受職業教育,積極創造條件,使有意愿的初中畢業生都能進入中職學校學習。
3.規范編制民辦普通高中招生計劃。民辦普通高中要根據核準登記的招生范圍組織招生,并按規定逐級報批招生計劃。民辦高中確需跨設區市招生的,每年按省教育廳規定要求報批生源計劃并規范組織招生。
(四)改進招生門類設置
全市普通高中、中職學校統一確定以下三類招生,各區、縣(市)和各高中學校不得組織安排三類招生以外的任何招生。
1.普、職自主招生。普通高中學校自主招生是根據學校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自主確定招生標準的招生方式,主要包括招收在藝術、體育、科技方面具有特殊才能學生的特長招生和招收符合學校辦學特色的特色招生。自主招生數量一般不超過學校招生總數的20%,其中特長招生一般不超過招生總數的5%。中職學校自主招生計劃由各地、各校根據專業特點和產業需求另行制定。符合條件的重點特色學科普通高中學校可面向全市開展規定數量的特色招生。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可申請全市內跨區、縣(市)招生。
2.普通高中名額分配招生。繼續實行優質普通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辦法。從2018級初中一年級學生起,優質普通高中分配比例不低于學校招生名額的60%;其他普通高中分配比例由各縣(市)確定。
3.普、職學業水平考試后的統一招生。在完成自主招生、名額分配招生后,再以有關志愿填報、錄取規則統一組織其他招生計劃錄取。
(五)探索多元招生錄取機制
積極探索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建立自主招生、名額分配招生和統一招生的多元錄取機制。
1.積極實施高中學校自主招生。特長招生應根據學生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專門測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按一定權重進行考核錄取,其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所占權重不低于30%。特色招生應根據學校辦學定位和特色,選擇若干門特色學科的學科素養成績等作為錄取的前置要求,再結合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或綜合素質維度評價結果擇優錄取。高中學校應制定自主招生簡章,詳列特長招生和特色招生的類別、數量、標準以及條件和程序等內容,并提前向社會公布。每年5月中旬后,高中學校可進行自主招生專門測試。所有招生錄取一律結合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并在考試結束后進行,以防止惡性競爭,維護正常招生秩序。
2.完善優質普通高中名額分配招生制度。招生名額應以初中畢業生人數為主要依據按比例分配到初中學校,應根據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組織錄取,要向農村初中傾斜。名額分配招生在各初中學校的錄取覆蓋率要達到100%。當年學業水平考試報名人數少于40名且已明確布局調整的初中學校,將不再單列名額分配招生名額,以調整后一所學校為單位下達分配名額。
3.改進高中學校統一招生辦法。要把普通高中統一招生和中高職(本)學校一體化(“3+4、”“3+2”、五年一貫制等)招生納入同一招生平臺。中職學校其他專業招生原則上采取從參加當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考生中擇優錄取和注冊入學相結合的辦法。積極推進市區高中段學校打通招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