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東省教育考試院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7-31 14:05:36
六、初中學考的考試方式是怎樣的?
答:初中學考文化課考試以筆試為主,各科考試結合學科特點,探索與面試、口試、實踐考察、實驗操作和技能測試等相結合的方式,并可實行開卷、閉卷或開卷與閉卷相結合的考試方式,減少單純記憶。力圖通過改革,促進學校面向全體,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育質量,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體考試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地理等科目實行閉卷方式;道德與法治、歷史等科目實行閉卷、開卷與閉卷相結合或開卷方式;物理、化學、生物學等科目實行閉卷考試與實驗操作技能考試相結合的方式,每個科目兩項考試成績合并計算作為學科總成績;體育與健康實行現場測試方式;信息技術、音樂和美術3個科目采取多元化、過程性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之所以道德與法治、歷史2個科目由各市決定采用閉卷、開卷與閉卷相結合或開卷的方式,是因為道德與法治、歷史考的既有應知應會的常識,又有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卷考試可以通過加大題量的方式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熟悉程度;而閉卷考試則可以通過改變題型的方式減輕學生記憶量,如多設一些材料題,讓學生判斷、推理、分析,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兩種考試各有其優缺點,由各市決定更符合實際。
七、初中學考考試時間如何安排?
答:各科目考試時間依據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的規定和要求及“學完即考”的原則確定,以利于分散集中考試的壓力。原則上安排在學年末學科教學結束時進行,學生按《課程標準》修完某學科后,方可取得該科目的考試資格。具體為:八年級下學期結束時考試科目為:生物(含實驗操作)、地理;九年級下學期結束時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其中委托或由省教育考試院統一命題的科目的考試時間由省教育考試院確定,一般安排在每年6月下旬舉行。生物實驗操作考試安排在八年級下學期。體育與健康、理化生實驗操作技能考試安排在九年級下學期,考試日期由各市自行確定;音樂、美術等科目考試時間安排在相應課程結束時進行,具體時間由各市確定,學校實施。這一安排可以減少學生在九年級集中備考的門數,分散學生備考負擔。初中學校要根據課程教學要求,統籌均衡安排每學年的授課科目,合理指導學生選擇參加考試科目及數量。
八、初中學考成績如何呈現?
初中學考涉及的科目眾多,如果所有科目都以學生考試分數衡量,勢必給學生帶來更多壓力。《初中學考實施辦法》根據各門科目的性質及計入中考錄取總分的情況提出了不同科目的成績呈現方式,一些科目的成績僅用來判斷是否能夠達到初中畢業的水平,可以采取合格/不合格的計分方式,達到合格即可通過;一些科目作為選拔升學的標準時,可以使用分數作為考試結果;如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科目一般以分數形式呈現,其他科目可以分數或等級呈現及合格與不合格等多種形式呈現。等級劃分及細化具體辦法由各地市規定;鼓勵僅以“等級”呈現,避免學生分分計較、過度競爭,適度減輕學生學業和考試壓力。
九、初中學考成績如何在招生錄取中使用?
《初中學考實施辦法》沒有把所有的考試科目都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計分科目。在錄取計分科目的構成上,語文、數學、外語是基礎學科,具有基礎性和工具性,統一作為錄取計分科目。此外,為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要求將體育與健康科目納入錄取計分科目,并要求滿分值權重不低于錄取總分的8%。在語文、數學、外語以及體育與健康4個科目之外,要求各市根據夯實基礎、文理兼顧、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平衡、負擔適度、穩妥推進的原則確定納入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錄取科目及其計分比例。至少將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和化學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科目。鼓勵將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6個科目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科目。同時要求各市以《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規定的每門課程的課時、課程容量等為主要依據,將納入招生錄取科目的各科卷面原始分按一定比例折算為招生錄取分數。沒有作為招生錄取的初中學考科目考試成績合格即可,并在綜合素質評價中予以具體反映和體現。因此,推行初中學考既可以防止群體性偏科,又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備考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同時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了空間,可以讓學生安心于全面發展,打好共同基礎,有利于引導學生學會選擇、規劃人生,促使學生發展個性特長。
十、我省初中學考制度改革的時間和進度是怎么安排?
答:按教育部的總體部署,結合我省實際,我省初中學考必須從2017年入學的初中一年級新生開始實施,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學考成績、結合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和公平科學、規范有序、監督有力的管理機制。目的是盡早改變過去的常模參照的選拔性考試,實行真正的標準參照的水平性考試。采用新的命題方式,降低考試難度,減輕學生負擔。不過初中學考全面落實的時間,即初中學考所有科目開考時間及采用新的招生模式和機制的時間,各市是不同的。我省采用的是試點先行的辦法,也就是說2017年啟動試點的市,從2017年入學的初中一年級新生開始全面實施初中學考,從2020年起開始實施依據初中學考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辦法的改革;2018年啟動試點的市,從2018年入學的初中一年級新生開始全面實施初中學考,從2021年起開始實施依據初中學考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辦法的改革;其他市從2020年入學的初中一年級新生開始全面實施初中學考,從2023年開始實施基于初中學考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辦法改革。
十一、初中學校如何進行課程和教學管理改革適應初中學考制度改革的需要?
答:初中學考制度改革,對初中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此,各地要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一是要嚴格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嚴格執行校歷,合理安排教學進度,開齊開足國家規定的各門課程。嚴禁壓縮綜合實踐活動、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等課程的課時。特別要開齊開足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和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嚴格落實物理、化學和生物實驗操作要求。二是加強學生生涯規劃的指導,培養學生自主發展能力。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興趣,發現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學會選擇,規劃人生。三是要深化課程改革,轉變人才培養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提升教書育人水平,切實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力爭讓每個孩子不掉隊,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和學習壓力,確保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四是加強教學條件保障。加強初中學校校長和教師隊伍的培養和培訓,在設施設備、師資配備等方面要積極創造條件,滿足新的教學需要。
十二、如何確保我省初中學考制度改革順利實施?
答:一是繼續加大對薄弱初中和農村初中的扶持力度,使各學校辦學條件、經費投入和校長、教師的配備及其待遇大致均衡,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鼓勵集團化辦學、優質名校“托管”、對口幫扶,以信息化促進優質教育資源下鄉,促進城鄉之間、薄弱學校與優質學校之間的均衡發展,努力辦好每所學校,提高所有初中學校辦學積極性,確保教育公平。二是是優化初中學校的質量評價體系,強化教學管理和質量監測。加強對初中學考結果的研究與分析,做好教學反饋與指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建立基礎教育的質量評價和指導體系,改革偏重知識的評價體系,把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學生保留率、課程開全率、學生負擔情況等納入考核、督導評估的內容,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錯誤傾向,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三是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校辦學質量和水平。四是繼續加強財政保障。各級財政繼續加大對學校的支持力度,確保學校發展的合理需要。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