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5-15 14:32:23
一、資本主義的"繁榮"與崩潰:
1、資本主義的相對穩定時期:20世紀20年代,特別是1924--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基本上處于相對穩定時期,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繁榮一時。(但卻在"繁榮"的背后孕育了嚴重危機)
2、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
①時間:1929-1933年,②導火線: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③涉及國家:從美國開始,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④特點:涉及的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特別大。
3、經濟危機的本質:資本家私人占有制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
4、危機的影響:①廣大人民深受其害,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失業工人超過三千萬,就業工人工資大幅度下降,廣大勞動人民饑寒交迫,流離失所;②嚴重的經濟危機引起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危機。各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矛盾尖銳,政局動蕩,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的統治出現嚴重危機,各國資產階級紛紛尋找出路。
二、羅斯福新政:
1、羅斯福新政:①時間:1933年,②目的: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③新政的中心措施:對工業的調整,實行《國家工業復興法》,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生產過剩。④作用:新政取得了顯著成效,美國經濟緩慢地恢復過來,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展;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得到加強;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新政在美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2、新政的本質: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控制和調節(對資本主義國家加強統治具有指導意義)。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