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著創新之華裳
如果只是因為膽怯而墨守成規、安于現狀,我們或許都會如那只一身灰暗的老蜘蛛,任歲月消磨了好奇心,也消磨了本可以更美麗的自己。只有敢著創新之華裳,方能如那些勇敢的小蜘蛛一樣,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做更好的自己。
布萊克說:“獨辟蹊徑才能創造出偉大的業績,在街道上擠來擠去不會有所作為。”的確,立足于當今之世,不思銳意進取、只求循規蹈矩的人恐怕只會永遠走不出自己內心限定的恐懼,永遠在保守的等待中流失了機遇,甚至招來這個高速發展的世界的當頭棒喝:距離已經消失,要么創新,要么死亡。倘若我們固守的腐朽已化為泡影,我們絕不能繼續放任保守的蠹蟲蛀蝕我們的思想,而要拿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敢于接過時代遞來的華裳并穿出自己的風尚。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激進固不可取,但在這個已經起了根本變化的世界上,“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確是事實,也是處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的每個人應該努力的方向。創新是信息時代天然的伴隨物,但絕不是少數高精尖人才的專利。掙脫了“槍打出頭鳥”的固有觀念的束縛,我們也可以打破“權威”創造的“定局”,獨辟蹊徑,在未知的森林里發現前所未見的美麗與神奇。喬布斯若不是敢著創新之華裳行走世界,不斷努力奮斗、勇敢追求,何以令全世界為蘋果瘋狂?張瑞敏若不是堅定了對速度與創新的追求永不止步,又何以令世界對形象近乎完美的海爾刮目相看?
“智者不襲常。”顧炎武如是說。鄭燮不學他人而自成“板橋體”,齊白石年邁而猶能五變畫風,令無數炎黃子孫引以為豪的四大發明中又有哪一個不是源于大膽的創新?可悲可嘆,時至今日,我們卻不曾繼承被我們笑做傳統的古人的創造精神。今日之中國,山寨機大行其道而知識產權無人重視,論文數量世界第一而諾貝爾獎卻每每與我們無緣,不能不令人唏噓感嘆。究其原因,是我們少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進取創新意識,卻多了“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患得患失。在時代的舞臺上,我們總因曾經的自慚形穢而不敢于今日著創新之華裳,那么時代也必然不會眷顧固步自封的我們。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孫文先生的吶喊猶在耳畔,當創新的大潮已不可阻擋,我們自當敢著創新之華裳行走世界,拿出摧枯拉朽之勇氣與戰勝權威之決心。縱是一朽木,此刻敢不生根開花!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