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中考網
全國站
快捷導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熱門中考資訊 中考成績查詢 歷年中考分數線 中考志愿填報 各地中考大事記 中考真題及答案大全 歷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中學生作文 > 寫作指導 > 正文

初中作文寫作指導:文學常識之文體知識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7-09-04 20:15:28

中考真題

免費領資料
初中作文寫作指導:文學常識之文體知識
 
  一、 詩歌
 
  我國最早出現的一種文學體裁,源于原始人的勞動呼聲,是一種有聲韻、有歌詠的文學。
 
  古詩多四言,如《詩經》,東漢魏晉以后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體和近體之分,"五四"有了新詩。
 
  我國古代將合樂的詩歌稱為歌,將不合樂的詩歌稱為詩。無論合樂與否,都具有很強的音樂美。
 
  詩歌按時代分為古體詩、近體詩和新詩;按表達方式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按內容分為田園詩、山水詩、科學詩和詠物詩四類。
 
  1、古體詩
 
  又稱"古詩""古風",指唐以前(主要是漢魏)的詩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詩歌創作的作品。它由民歌發展而來,不求對仗、平仄,用韻自由。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樂府的形式創新題,稱新樂府,仍屬古體詩的范圍。
 
  2、近體詩
 
  與古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樣式,又稱"今體詩""格律詩",句數、字數、平仄、用韻都有嚴格的規定。分律詩和絕句兩類。
 
  3、律詩
 
  近體詩的一種體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韻、平仄、句式、對仗上都有一定規格和要求。全詩八句,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
 
  4、絕句
 
  近體詩的一種體式,分五絕和七絕,四句一首,一般認為是"截律詩之半"而成。
 
  5、楚辭
 
  詩歌的一種體式,因產生于戰國時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離騷》為代表,又稱"騷體"。
 
  特點:熔匯大量神話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氣息;除抒情外,大用鋪陳的方法;句式比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6、新詩
 
  又稱"現代詩",指中國"五四"運動以來產生的新體詩歌。它在形式上打破了舊體詩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較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語的白話,便于反映社會生活和表達思想感情。
 
  新詩要求做到精練、押韻,大體整齊。
 
  7、歌行體
 
  樂府民歌的一種體式。歌是總名,鋪張本事而歌稱行,與"吟""曲""引""嘆""篇""調"等均稱"樂府歌行體",其間無嚴格區別。
 
  特點:①有固定的詞調,而大多篇無定句,句無定字,以雜言為主,語多口語化,通俗生動;②音韻節奏上押韻比較自由,不講平仄、對仗;③表現手法:除比興外,多用排比鋪陳,敘事曲折淋漓,長于對話和細節描寫來刻劃人物,塑造形象。
 
  二、賦
 
  本為一種文學的表現手法,為《詩經》"六義"之一,漢代形成一種特定的體制。成為一種介于詩和散文之間的講究鋪陳,重視詞藻、對偶、押韻的文體。以鋪敘事物為主的是"大賦",以抒情為主的叫"小賦",接近于散文的稱"文賦"。
 
  它有別于今天的散文標題的"賦",已不是鋪陳的字眼,而是"贊""頌"意。
 
  古人"辭""賦"合稱,是因二者都體形靈活,篇幅長短不限,句子以四、六言為主,且允許有錯落參差;從風格上看,都講究文采,多用鋪張手法。二者的區別是;辭"在句中或結尾多用"兮"以調節音節,而"賦"則較多的使用散文句式,甚至整篇韻文中夾雜完全不押韻的散文語句。
 
  三、駢體文
 
  是以雙句(即儷偶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和聲律,與散文相對的一種韻文。最大特點是,全文用對偶句組成,構成字數相等的上下聯,句法結構對稱,詞性、詞義相互合對。而偶句通常用四字和六字組成,互相交替(四六文),如"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起于漢末,形成于魏晉,盛行于南北朝。唐初仍沿習此,到韓、柳繼起后,這種文體才衰落。
 
  和韓、柳倡導的古文相比,古文講"氣勢",駢文講"氣韻";古文講通暢,駢文講含蓄;古文講古樸,駢文講典麗。
 
  四、詞
 
  古代適合合樂歌唱而產生的一種新詩體,(即"倚聲填詞")。又叫"曲子詞""長短句""樂府"等。
 
  每首詞都有一個表示音樂的曲調名(曲牌),它規定了可供演唱的詞的音樂,也規定了作為歌詞的"詞"的字數、句數、韻數、韻位等。大部分都分為片(段),"片"也叫"遍"或"闋",是音樂唱完一遍的意思。
 
  詞概括樂調長短,分為小令、中調、長調(慢詞)。
 
  詞遠在梁代時已有雛形,晚唐定型,盛于宋朝。
 
  五、小說
 
  文學作品的一大樣式。通過描寫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塑造多種多樣的人物形象,廣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會生活。
 
  中國小說淵源于古代神話傳說,經歷了六朝志怪、唐代傳奇、宋元話本、明清章回小說和"五四"現代小說的發展過程。
 
  按篇長短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按內容不同分為社會小說、神話小說、歷史小說、科學小說和偵探小說。
 
  1、志怪小說
 
  指我國漢魏六朝的談鬼神怪異的一種舊小說。起源于古代神話和傳說。如《搜神記》。
 
  2、軼事小說
 
  用于記敘魏晉以來崇尚清談的知識分子的狂放傳聞和軼事是一種小說。
 
  3、傳奇小說
 
  是一種情節多奇、神異的古典小說。一般指唐、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是元、明、清三代小說、戲劇作家吸取題材的寶庫。其源出于六朝"志怪"。
 
  4、話本小說
 
  指宋元說話藝人所用的底本。用通俗的語言把小說、講史的內容記錄下來自己備忘或為傳授別人。后成為小說的一種樣式,即話本小說。它標志著我國古典小說的成熟。
 
  (擬話本小說)
 
  5、章回小說
 
  我國古代長篇小說的一種樣式。是在講史、話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分章敘事的小說。
 
  特點是概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矛盾沖突的段落,劃分為若干回,并多用對偶句式作回目,揭示本回內容。每回開頭常有詩詞。最先一段重提上回內容,以便銜接本回內容;每回結尾,多在情節高潮時戛然而止留下懸念。
 
  6、譴責小說
 
  以揭露社會弊病,并對封建官場和社會的種種病態進行鞭笞與譴責的一類小說的總稱。產生于辛亥革命前后。
 
  7、演義小說
 
  舊體長篇小說的一種,。概括史書、傳說,用近代口語鋪敘成文。是由講史話本發展而來的。
 
  六、散文
 
  古代,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在內,概稱散文。現代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戲劇并稱的文學體裁。
 
  散文的特點是取材廣泛,"形散神聚";形式自由,寫法靈活;語言不受韻律限制,表達含蓄,意味深長。
 
  按內容的差異和表達方式的不同,可分為:
 
  記敘散文──以記人、事敘、狀物、寫景為主的散文。
 
  抒情散文──通過對人物、事件或景物的記敘描寫,達到托物詠志、寓情于物的目的。常用象征手法表達作者含蓄的激情,引導人們去追思和聯想。
 
  議論散文──說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簡述,形象的描繪和感情的抒發來進行。不需要邏輯推理,和嚴密的論證。
 
  1、古文
 
  指以文言所寫的散體文,別于駢文而言。唐韓愈反對魏晉以來駢儷的文風,提倡先秦漢代所普遍使用的散體文,并稱散體文為古文,后用為散文的專稱。
 
  2、記
 
  ①碑記:古代一種刻在石碑上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的文體。
 
  ②游記:是一種描寫旅行見聞的散文體裁。
 
  ③雜記:是古代因事見義,雜寫所見所聞不多加議論的散文體裁。
 
  ④記……事:是古代記載人物生平事跡的文體。
 
  ⑤筆記:古代以記事為主的篇幅短小,內容豐富的文體。《夢溪筆談》。
 
  3、古議論文體
 
  ①原:古代探源究理的議論文體。《原君》(黃宗羲)
 
  ②辨;是古代明辨是非的議論文體。
 
  ③說:是古代用以記敘、議論或說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馬說》、《師說》。
 
  ④論:古代析理推論的議論文體。《六國論》
 
  4、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屬議論文體
 
  ①疏:是臣下向皇帝分條陳述意見的一種文體。又稱奏章、奏議。《論積貯疏》(賈誼)。
 
  ②表:陳述某種意見或事情的文體。《陳情表》(李密)。
 
  ③策:科舉考試問之于策而令應舉者作答被稱之為策問的文體。
 
  ④諷諫:古代用比喻暗示一類的方式委婉規勸別人接受下級意見的文體。《鄒忌諷齊王納諫》。
 
  5、序、跋
 
  6、贈序
 
  古代文體之一,是為贈別而寫的。《送東陽馬生序》。
 
  7、史傳
 
  ①本紀:傳記的一種,專門記述帝王事跡。
 
  ②世家:主要敘述諸侯和特殊人物的事跡。
 
  ③列傳:用于記述一般人臣和庶民的事跡,也有用來記載少數民族和其他國家歷史的。
 
  8、報告文學
 
  散文中的一種新興樣式,是特寫、文藝通訊等的總稱。運用文學的表現手法,迅速及時的報道社會生活中人們關心的事物,具有新聞性、形象性和政論性的特點。被稱為文藝戰線上的"輕騎兵"。
 
  中國報告文學的三部里程碑作品《包身工》、《誰是最可愛的人》、《哥德巴赫猜想》。
 
  七、戲劇
 
  綜合性舞臺藝術,是借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雕塑、建筑等藝術手段塑造舞臺藝術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社會生活的。
 
  在中國,戲劇是戲曲、話劇、歌劇的總稱。也常專指話劇。在西方指話劇。
 
  戲劇的基本要素是矛盾沖突。
 
  戲劇的語言包括對白、獨白;舞臺說明。
 
  戲劇的結構:獨幕、多幕。
 
  分類:按作品類型分有悲劇、喜劇、正劇;按題材分有歷史劇、現代劇、童話劇;按結構分有獨幕劇、多幕劇。
 
  元雜劇,包括散曲和雜劇。
 
  1)散曲
 
  元代興起的一種新形式的韻文,是在金"俗謠俚曲"的基礎上發展成長起來的。分小令、套數二種。
 
  小令是一支單調的曲,簡短精練,在格律上不像詞那樣嚴格,常用以抒情寫景,如: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套數是由兩支以上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規則聯綴起來的組曲,又叫"散套""套曲"。全套必須屬于同一宮調。套數可用于敘述較完整的情節、事跡或夾議論,如元睢景臣[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
 
  2)雜劇
 
  是包括音樂、歌舞的綜合藝術。分曲詞、賓白、科迅三部分。
 
  曲詞由散曲中的套曲組成,供演員歌唱之用。每折由一人獨唱,其他演員只有對白。科迅是動作、表情。
 
  結構:"四折一楔子","楔子"是說明或介紹人物,聯系情節的。折是音樂組織的單元,也是故事情節發展的自然段落。
 
  元雜劇的角色:"末""旦"等。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歡迎微信掃碼
    關注初三學習社
    中考網官方服務號

熱點專題

  • 2024年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目匯總
  • 2024中考真題答案專題
  • 2024中考查分時間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數線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逐夢前行 未來可期!

中考報考

中考報名時間

中考查分時間

中考志愿填報

各省分數線

中考體育考試

中考中招考試

中考備考

中考答題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飲食

中考家長必讀

中考提分策略

重點高中

北京重點中學

上海重點中學

廣州重點中學

深圳重點中學

天津重點中學

成都重點中學

試題資料

中考壓軸題

中考模擬題

各科練習題

單元測試題

初中期中試題

初中期末試題

中考大事記

北京中考大事記

天津中考大事記

重慶中考大事記

西安中考大事記

沈陽中考大事記

濟南中考大事記

知識點

初中數學知識點

初中物理知識點

初中化學知識點

初中英語知識點

初中語文知識點

中考滿分作文

初中資源

初中語文

初中數學

初中英語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中學百科

玖玖资源站在线免费观看,免费在线精品专区,欧美日韩呦女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性视频在线播放黑人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 最新国产一级视频免费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综合 | 一本久久a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