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7-09-04 19:56:05
初中材料作文:發現,在高處
作文材料:
父親帶兒子爬山,到達山頂后,父親指著山下說:“看,那里多美!”
兒子說:“既然如此,還爬上來做什么?”
要求:自選角度,題目自擬,詩歌除外,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襲。
【范文】發現,在高處
如果到了山上,能發現山下的美,他也一定會是有著敏銳感知的人;如果不在山上,而能發現山下的美,這個人一定是個熱愛生活的人。畢竟,能發現生活中的不平凡之處,是我們能在世俗生活中生活下去的動力。
所以,不管俯仰之間,還是平視,心底都需要有這樣的高處。
顯然,材料中的父親是俯視生活的人。父親或者說我們這些普通人,都需要有爬向高山之上,回望一下自己的所在。那樣,充盈眼前的已經不再是“一地雞毛”的繁雜與無趣,而是有了一種超拔與提高。這樣的眼下世界,自然會讓人不由感嘆:看,山下多美麗!
而材料中的兒子似乎更需要這樣心靈的高處。不過,眼下的他還是一個仰視現實的人,“讓自己低于塵埃”之下,自然難以抬起頭,難以昂揚面對生活。那樣,生活對于自己自會是一幅難看的面容,就更不要說發現生活中的美了。所以,兒子也許是因為青春期的躁動,無法共鳴父親發乎內心的感慨,在他眼中,羅丹所說的“生活中不缺少美,而缺少美的發現”有些矯情,甚至是無病呻吟。但是,這樣的心境會讓自己身心勞累,也就是常說的“身為形役”。缺乏精神引領的人,總會為生活的平常所累,讓自己的心靈品質長時間處在一個低層次或者消極的層面,缺少正能量,即便是處于萬花叢中,也會無視美的存在。
生活中,有些“得道高人”,則可以超脫空間的位置,即便是處于生活之中,以“平視”的角度看待現實,他們也會有自己對生活的體驗與理解,有自己“美”的發現。然后,因這發現,讓自己的心靈也在高處。他們不需要空間的物理提升,不需要“會當凌絕頂”,但憑內心的體察,就能“一覽眾山小”。這樣的人,他看透生活的真相,知道生活的真諦,懂得生命的意義,在他眼中,有世俗尋常,更有意趣真知。這才是一種“大美”,有了這樣的體驗,生而為人的意義也會品味得足。
當然,能有如此道行者,畢竟是少數。但是,在追求生命高絕意義和價值的“爬山”路上,不分時間,不看年齡,只要能讓自己感受到生命的美麗,正如古人所說:“朝聞道,夕死可也!”
發現,在高處,人生的意趣,也在高處,只不過這里的高處,不僅僅是指在那里的山,更應該是我們的內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