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中考復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復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復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語文知識點:修辭手法的辨析與作用》,僅供參考!
修辭手法的辨析與作用
修辭手法是初中階段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從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來看,修辭方法類的試題主要考查辨析和使用常見修辭方法的能力。也常將辨析與運用結合在一起,其考查方式由選擇題為主體變為選擇題主觀題并存,而且主觀題有逐步加大的趨勢。下面簡單概括了八種修辭手法的含義和作用:
比喻即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格。例如: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就好像不用電源的燈。(抓住星星月亮會發光的特點,將星星和月亮比作不用電源的燈)
作用: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
比擬把人當物或把物當人來寫的一種修辭手法,前者稱之為擬物,后者稱之為擬人。例如:人群不顧一切,涌了上來(擬物);蠟炬成灰淚始干(擬人)。
作用:增加了語言的生動形象性,引發讀者的聯想和想象,語言富感染力。
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關系的名稱來替代。例如:我們不要大鍋飯。(大鍋飯代指抽象的平均主義)
作用:形象生動;簡潔精煉;靈活,給人以幽默感。
夸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描繪的一種修辭手法。例如: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作用:強調事物的特征,引起讀者的共鳴,并且可以鮮明地表達作者的情感。
對偶用結構相同或相似,字數相等的一對短語或句子對稱排列起來表達相對或相近的意思。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作用: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頓挫感強;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排比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近,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例如: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
作用:增強語勢,深化思想內容,加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反問用疑問的形式來表達確定的意思。因此,是不需要回答的。例如:遵守交通法規,難道不是我們應該做的嗎?
作用:加強語氣,激發讀者的感情,使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設問簡單地說,就是自問自答。例如: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作用: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有助于層次分明,結構緊湊。
2019中考最快獲取相關信息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