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度:★★  考點:文言文比較閱讀
	
	  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1-5題。(19分)
	
	  (甲)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觀滄海》)
	
	  (乙)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選自《出師表》)
	
	  (丙)
	
	  貞觀初,有上書請去佞臣者,太宗謂曰:"朕之所任,皆以為賢,卿知佞者誰耶?"對曰:"臣居草澤,不的知佞者,請陛下佯怒以試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進諫,則是正人,順情阿旨,則是佞人。"太宗謂封德彝曰:"流水清濁,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猶水,君自為詐,欲臣下行直,是猶源濁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詭詐,深鄙其為人,如此,豈可堪為教令?"謂上書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詐道訓俗,卿言雖善,朕所不取也。"
	
	  (選自《貞觀政要·誠信》
	
	  【注釋】①的知:確切知道。②封德彝:人名,太宗身邊大臣。③人庶:人臣庶民。④魏武帝:曹操。⑤教令:教化,命令。
	
	  1.下列句中加點此意義相同的一組是()(3分)
	
	  A.有上書請去佞臣者則有去國懷鄉,懷禪畏饑(《岳陽樓記》)
	
	  B.流水清濁,在其源也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記》)
	
	  C.深鄙其為人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D.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犧牲玉錦,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劌論戰》)
	
	  2.下列句中的"以"與"以告先帝之靈"中"以"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A.皆以為賢B.請陛下佯怒以試群臣
	
	  C.朕常以魏武帝多詭詐D.不欲以詐道訓俗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猶源濁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描寫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們表現大海的遼闊壯美;丙文中"流水清濁,在其源也"也是寫水的,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5.曹操歷來是個有爭議的人物。乙文中的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別是如何評價他的?讀了《觀滄海》后,你認為曹操是怎樣的一個人?(4分)
	
	  答:                                                                 
	
點擊下一頁查看試題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