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中考網小編 2011-11-15 10:16:02
“自身已很難再有發展,孩子是全部的希望”
黃珊與老公都不是北京本地人,在北京打拼近10年,為了能讓7歲的女兒接受好的教育,他們舍棄了很多。家距學校太遠,他們先買了車,又就近租了房,夫妻倆每月共有15000元左右的收入,除了日常的生活開銷,近8000塊都花在了孩子身上。
“花在孩子身上的錢其實完全不必那么多,自己享受一下多好啊,但是為了孩子可以適應將來的發展,以后有個好的未來,我不得不放棄。”
在黃珊的包里,永遠都會帶著一張課程表,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孩子課外班的時間地點。
這位34歲的媽媽,目前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職員。“我自身已經很難再有什么發展了,現在孩子就是我的全部希望。”
于是,帶孩子趕場上課外輔導班成了她一項比工作還重要的內容。“除了周一,別的時間我都需要帶孩子去上課外班。” 比如,每周二到周五,孩子都要上課外的數學和英語輔導班。
孩子的學習效果如何呢?
剛開始,孩子還興高采烈,說是再去學校上課,能輕松回答出老師的所有問題。但是后來隨著輔導班難度加大,孩子對學校講的失去了興趣,認為太容易,不想學。作為家長,黃珊非常矛盾,逼孩子又不忍心,不去管又怕這樣下去對孩子不好。
但是,看著別的孩子都是這樣學,黃珊也不得不下定決心,“我孩子也必須這樣。從小養成吃苦的習慣,長大了對她也有好處。”
“不想加壓,但孩子主動要求,挺糾結”
寧寧的爸媽都是教師,在北京海淀區某中學任教,孩子在海淀的一所重點中學上初二。在很多人看來,這很值得羨慕,至少在家庭教育和孩子上學問題上能夠比其他家庭有優勢。
作為教師,寧寧媽媽說:“其實我并不看重孩子的名次。”
寧寧爸爸也擔心,“過重的學習壓力會造成自信心不足、心胸狹隘的性格,同時對孩子能力的養成不利。”
可是,寧寧卻很擔心考試排名,每次排名靠后了,他都會覺得很丟人。目前學校課程很緊,孩子幾乎沒時間做別的,于是考試成績成了孩子們認為是最重要的事,也是最能影響孩子自信心的事。為了能夠保持優秀的成績,孩子甚至主動提出借助課外輔導來提高學習成績。
寧寧媽說:“我并不贊成找課外輔導,成績想優秀就要找輔導,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會缺乏獨立戰勝困難的信心,缺乏執著的韌性,進入社會后,更容易在遇到各種困難時受挫。我們都想給孩子足夠的成長時間和空間,鼓勵孩子努力、獨自成長,而不是一遇到困難就去尋求外力幫助。”
她的說法得到寧寧爸爸的贊同:“未來社會需要的是全方位的人才,學校的培養主要與智力有關,把大部分時間花在這種模式化的教學上,孩子將來的情商、逆商、德商、心商去哪找呢?”
然而,孩子要取得更好的成績,參加課外輔導,這似乎也不是無理要求,做家長的怎么辦呢?面對孩子的要求,寧寧的爸爸媽媽“挺糾結”。
“我替孩子選擇了屈服”
“孩子,我了解你的渴望,理解你的心情,然而現實讓我們不能放松。調整心態,提高效率!自己擠出時間玩吧!”豆豆媽媽這樣跟孩子說。
豆豆媽媽說:“我不是一個面對現實敢拿孩子將來做賭注的媽媽,也不是一個特立獨行有自己明確而執著的教育方法的媽媽,當小升初的洪流襲來,當升學壓力大山般壓來時,我替孩子選擇了接受,選擇了屈服。”
眼看著孩子兩個月后就要面臨小升初的抽測,三四個月后就要升入六年級,一年零兩個月后就要小升初……豆豆媽急死了,只有一個方法:給孩子報了一堆課外輔導班,讓孩子努力加油。
“其實我也不想做這樣的決定。自從報名參加輔導班后,孩子的悲慘生活開始了,每天除了正常上學外,還要上一堆的課外班,周末更別說了,奔波于各個培訓學校。”豆豆媽說。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