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考試報 作者:安京京 2010-12-01 09:54:21
最近采訪了幾個初三班主任,他們在提到如今的家長時,都忍不住流露出幾許不滿、幾許無奈。家長們最愛對老師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把孩子交給您啦”。對這句話,老師們其實又緊張又害怕。事實上,孩子終究是自己的。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家長有著不容推卸的責任。
學校教育終究不能取代家庭教育。常言說得好,家長是孩子第一任教師。現在做家長的確很“累”,從上幼兒園到小學、中學,都要力所能及地為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不但要幫著聽寫、判作業,還要時刻關注孩子心理。
因此,想將孩子的教育推給老師,是可以理解的。但從實際情況看,同樣在一所學校、一個班級中,孩子們的發展還是有差異的。這差異產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家庭教育,所以現在孩子之間的競爭,其實也是家長教育方法之間的競爭。學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它并不能取代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門藝術。有些家長也想教育好孩子,就是找不對路子。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4+2+1”的模式,孩子就是家里的“小皇帝”,過分溺愛讓孩子完全喪失了走出溫室的能力和勇氣,抗挫折能力差,和同學為一點小事就起爭執,乃至走上社會后發展成“啃老族”。
與此相反,也有的雙職工家庭,父母工作忙,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及其冷漠,一天也說不上幾句話,家長角色的缺失帶來的是孩子的自暴自棄、自卑自閉,最終這樣孩子的家長只會自食苦果。
對家長而言,言傳身教同樣重要。有一句老話說,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不要以為只有同孩子談話才是教育,成人的生活行為本身就是對孩子的教育。
如果你的業余時間全用在“打麻將”與“撲克牌”之中,很難要求孩子不去沾染那些無益的游戲;
如果你脾氣暴躁、時常發火、喊叫,那就很難保證你的孩子會以平靜的心態對待周圍的人和事;
如果你不孝敬你的父母,不愿給體弱多病的雙親以更多的關懷,那就別指望你的孩子會把你當做“高堂”而贍養。
總之,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家長首先就得是什么樣的人。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長精心栽下的種子,能否茁壯成長,乃至開出美麗迷人的花朵,需要每一個家長付出無數的心血和汗水,雖然過程會很辛苦,但看著他一天天的成長,誰又能說這不是一種幸福呢?
相關文章: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