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備考 > 中考復習 > 中考化學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化學復習知識點:鐵有關的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Fe+2HCl==FeCl2+H2 現象:鐵粉慢慢減少,同時有氣體生成,溶液呈淺綠色 FeCl2+2NaOH==Fe(OH)2 +NaCl 現象:有白色
2020-09-22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化學復習知識點:銅有關的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CuSO4+5H2O高溫△====CuSO4+5H2O 現象:固體由藍色變為白色 CuO+CO△====Cu+CO2 現象:固體由黑色逐漸變成紅色,同
2020-09-22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化學復習知識點:碳有關的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C+O2點燃====CO2(氧氣充足的情況下) 現象:生成能讓純凈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2C+O2點燃高溫====2CO(氧氣不充足的情
2020-09-22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化學復習知識點:硫酸有關的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NaOH(或KOH)+H2SO4==Na2SO4+2H2O 現象:不明顯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現象:紅色固體溶解,生成黃色溶液
2020-09-22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化學復習知識點:水和氧化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水、蒸餾水是純凈物、化合物和氧化物。礦泉水、海水、河水、糖水和鹽水都屬于混合物 2.污染水質的因素:工業生產中的
2020-09-22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化學復習知識點: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二氧化碳的相關化學方程式: 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實驗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
2020-09-22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化學復習知識點: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物質的用途與性質 ⑴濃HCl、濃HNO3具有揮發性,放在空氣中質量減輕。 ⑵濃H2SO4:吸水性,放在空氣中質量增重。使
2020-09-22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化學復習知識點:物質的檢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物質的檢驗 酸液(H+):只能用紫色石蕊試液 堿液(OH-):紫色石蕊試液和無色酚酞均可。 鹽酸和Cl-:用AgNO3溶液和稀HNO3 硫
2020-09-22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化學復習知識點:化學中的有毒物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有毒的固體:亞硝酸鈉(NaNO2),乙酸鉛等; 2、有毒的液體:汞,硫酸銅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有
2020-09-22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化學復習知識點:常見物質俗稱,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氯化鈉(NaCl):食鹽 2、碳酸鈉(Na2CO3):純堿,蘇打,口堿 3、氫氧化鈉(NaOH):火堿,燒堿,苛性鈉 4、氧化鈣(CaO)
2020-09-22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化學復習知識點:酸與堿的十大常見問題,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為什么酸或堿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呢? 答:酸或堿的水溶液,如鹽酸、硫酸、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溶液能夠
2020-09-22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化學復習知識點:化學物質的除雜,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除雜原則: (1)不增:不引入新的雜質。(2)不減:提純或分離的物質不能轉變成其他物質,不減少被提純的物質。(3
2020-09-22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化學復習知識點:三大化合反應,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鎂在空氣中燃燒:2Mg+O2點燃2MgO 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點燃Fe3O4 3、鋁在空氣中燃燒:4Al+3O2點燃2Al2O3 4、
2020-09-22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化學復習知識點:物質的顏色,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物質的顏色: Fe(OH)3紅褐色沉淀 Fe2O3紅(棕)色Fe3+的溶液黃色 Fe2+淺綠色 Fe塊狀是白色的,粉末狀是黑色,不純的是黑色
2020-09-22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化學復習知識點:酸、堿、鹽,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固體NaCl、KNO3、NaOH、Mg(NO3)2等不能導電,其水溶液能導電,所以酸堿鹽溶液能導電,但有機物溶液不導電。 2、氯酸鉀
2020-09-22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www.phoneweb3.com. All Rights Reserved.